- 中山丰泽科技斩获无人机螺旋桨快拆专利 开启行业效率革命新篇章
- 山西煤田地质物探测绘院斩获无人机倾斜摄影专利 开启矿山测绘智能化新征程
- 成都创新桥梁检测模式: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作战,效率提升超 50%
- 民用无人机企业服务能力等级资质证哪家好?如何选择?
联系人: 杨女士
手机: I86-2967-566I
电话: I86-2967-566I
邮箱: xingjizhiyi@admin.com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丰镐东路33号陕西航空工业管理局院内办公楼4层
成都创新桥梁检测模式: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作战,效率提升超 50%
2025 年 4 月 25 日,成都市城市道路桥梁监管服务中心今日启动 2025 年度市管桥梁定期结构检测,首次采用 “无人机 + 无人船 + AI” 协同检测模式,对成汉北路跨三环路跨线桥、九眼桥等 157 座桥梁开展全维度 “体检”。通过空中、水下智能设备与大数据平台的深度融合,桥梁检测效率较传统人工方式提升超 50%,标志着成都在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化管理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一、“空水一体” 智能检测:从桥面到水下的无死角覆盖
1. 无人机:桥梁 “空中侦察兵”
在成汉北路跨三环路跨线桥检测现场,一架搭载 4800 万像素高清摄像头和 AI 识别系统的无人机腾空而起,以 0.1 毫米级精度对桥梁上下部结构、桥面铺装及附属设施进行立体化扫描。无人机配备的 AI 算法可实时回传影像,并自动标记裂缝、混凝土剥落、锈蚀等 60 余种常见病害,检测效率较传统人工巡检提升 50% 以上。
技术突破:
高精度成像:无人机搭载的中画幅传感器可实现 0.1 毫米级目标成像,配合三轴云台动态控制,即使在复杂气流环境下也能稳定拍摄。
智能识别:基于深度学习的 AI 模型可自动识别病害类型、测量裂缝宽度,并生成三维病害分布图,大幅减少人工判读误差。
交通零干扰:传统检测需封闭车道,而无人机巡检全程无需中断交通,单日可完成 3-5 公里桥梁检测。
2. 无人船:水下结构 “透视眼”
在九眼桥水域,一艘搭载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无人船同步下水,对桥梁水下基础开展检测。该系统通过发射 127 束声波,可在 10 分钟内完成 1000 平方米水域的三维地形扫描,精准识别桥墩冲刷、基础沉降等隐患。
技术优势:
多波束声呐:单次扫描覆盖宽度达水深的 2-10 倍,相比传统单波束测深效率提升 10 倍以上。
实时三维建模:声呐数据与定位信息融合后,可生成水下结构的高精度三维模型,直观展示冲刷深度、基础位移等关键指标。
复杂环境适应:无人船配备动力定位系统,可在流速 3 米 / 秒的复杂水流中稳定作业,替代人工潜水等高风险检测。
二、数据赋能:构建桥梁 “数字孪生” 健康档案
此次检测首次引入桥梁检测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多源数据的标准化汇聚与动态分析。
数据整合:无人机影像、无人船声呐数据、传感器监测值等实时同步至平台,形成 “一桥一档” 数字化健康档案。
智能预警:平台内置 67 个风险评估模型,可自动分析裂缝扩展速率、基础沉降趋势等,对超限指标触发三级预警。
决策支持:检测结果与养护计划联动,系统可自动生成维修方案并估算成本,例如某跨线桥的支座更换方案通过平台优化后,工期缩短 20%。
三、效率革命:从 “人工作业” 到 “机器换人”
1. 时间成本锐减
传统模式:人工检测需封闭车道,单日仅能完成 0.5 公里桥梁检测,且受天气影响大。
新技术模式:无人机 + 无人船协同作业,单日可完成 3-5 公里桥梁的全维度检测,且不受阴雨天气限制。
案例对比:九眼桥水下检测耗时从 3 天压缩至 8 小时,成汉北路跨线桥检测效率提升 60%。
2. 安全风险降低
人工风险:传统水下检测需潜水员近距离作业,年均发生 2-3 起意外事故。
机器替代:无人船与水下机器人完全替代人工潜水,2025 年检测季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3. 经济效益显著
人力成本:单座桥梁检测人力从 15 人减少至 5 人,年度节省人力成本超 2000 万元。
养护成本:早期病害识别率提升 70%,预防性养护替代应急维修,年均减少养护支出 30%。
四、行业引领:成都模式的全国示范意义
成都此次检测创新被住建部列为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典型案例,其经验已在全国 12 个城市推广。
技术标准输出:成都市主导编制的《城市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技术指南》,成为全国首个针对桥梁智能检测的地方标准。
产业链带动:本地企业研发的多波束测深系统、桥梁 AI 识别算法等已实现产业化,2024 年相关产值突破 10 亿元。
政策支持:成都市将桥梁检测纳入 “智慧蓉城” 建设重点任务,计划 2026 年前实现全市 5000 余座桥梁的智能监测全覆盖。
-
2025-04-25《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 年版)》重磅发布:无人机运营准入机制重塑低空经济格局
-
2025-03-28张庆伟率队在北京开展民用航空法修改调研
-
2025-04-16青岛首次 “国门利剑 2025” 海陆空联合执法行动:筑牢海上安全防线
-
2025-03-28贵港市公安局关于“潮动三月三•抖音足球嘉年华”活动期间管控无人机等“低慢小”飞行物的通告
-
2025-03-27旭日蓝天发布 AI 视觉精准降落系统 突破无人机自主作业最后一公里难题
-
2025-04-05拓恒技术发布低空巡检无人机新专利:动态避障算法破解复杂环境作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