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I86-2967-566I

全国互联 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

专业负责高效,让资料递交等繁琐流程变得 SO EASY!

行业新闻

拓恒技术发布低空巡检无人机新专利:动态避障算法破解复杂环境作业难题

作者:星际之翼点击:8 发布时间:2025-04-05

一、技术突破:多模态感知与动态路径规划的颠覆性设计

拓恒技术有限公司近期申请的 “一种具有避障功能的低空巡检无人机及方法” 专利(公开号 CN 119749905 A),为低空经济领域提供了突破性的安全解决方案。该无人机通过万向轴驱动的多传感器融合系统与动态避障算法,实现了传统巡检设备难以突破的复杂环境适应性。

在硬件层面,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LiDAR)、双目视觉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多模态感知设备,通过万向轴集中盒实现 360 度无死角扫描。专利说明书显示,当无人机姿态变化时,平衡组件中的底板通过机械联动保持传感器水平,补偿组件实时调整感应元件角度,确保在 ±30° 倾斜飞行时仍能覆盖原本可能成为盲区的区域。这种设计将避障响应时间缩短至 0.1 秒,较传统方案提升 50%。


软件算法方面,该专利采用局部最优解突破策略:当无人机陷入障碍物包围时,系统将当前位置标记为虚拟障碍物,重新计算引力、牵引力和斥力的矢量合成,生成规避路径。与传统 PID 控制算法相比,该方法在密集障碍物环境中的避障成功率从 78% 提升至 92%。此外,基于 YOLOv5m 框架的 AI 视觉识别模块,可实时识别输电线路、建筑物轮廓等特征,结合数字孪生地图实现厘米级定位。


二、行业对标:成本控制与场景适配的差异化竞争力

与市场主流产品相比,拓恒技术无人机展现出显著的差异化优势:

大疆 Mavic 3 Enterprise Advanced:虽配备全向视觉感知系统,但在 8 米 / 秒强风下避障误差率达 ±5 厘米,且单机售价超 8 万元。拓恒无人机通过机械结构创新,在同等风速下误差控制在 ±2 厘米,硬件成本降低 40%。


极飞 V40 农业无人机:专注农业场景,避障系统依赖毫米波雷达,无法识别低空漂浮物(如塑料袋)。拓恒无人机的超声波传感器可检测最小 5 厘米的障碍物,适用于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等复杂环境。

亿航 EH216-S:作为载人级飞行器,其避障系统成本高昂且体积庞大。拓恒无人机通过模块化设计,将避障组件重量控制在 1.2 公斤,更适合中小型企业部署。


三、应用场景:从电力巡检到城市治理的全领域覆盖

该专利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商业化潜力:

电力巡检:在国家电网江苏分公司的试点中,搭载该技术的无人机可识别直径 3 毫米的输电线路裂纹,结合激光雷达生成三维点云模型,较人工巡检效率提升 8 倍。其动态避障功能可在输电塔群中自主穿行,避免传统航线规划耗时问题。

水利环保:拓恒技术的 “河湖长制巡检” 方案中,无人机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实时识别排污口、蓝藻爆发等问题,结合 AI 算法生成污染源溯源报告。在南京秦淮河试点中,单次巡检覆盖面积达 20 平方公里,问题识别准确率超 95%。


城市治理:2025 年 3 月申请的车辆违停检测专利(CN 119625996 A)与避障技术形成协同,无人机可在 50 米低空自主绕行建筑物,通过视觉识别锁定违停车辆,较传统电子警察系统覆盖范围扩大 10 倍。

应急救援:在无锡 “太湖之鹰” 行动中,无人机搭载热成像设备,在夜间或烟雾环境中通过动态避障穿越倒塌建筑,5 分钟内完成伤员定位。其弹性缓冲材料可保护设备在 - 20℃低温下稳定运行。


四、公司布局:从硬件制造到生态构建的战略升级

拓恒技术成立于 2018 年,已形成 “硬件 + 算法 + 场景” 的完整技术矩阵:

专利积累:累计申请 26 项专利,涵盖无人机起降机场(如 “秦 - 101F” 固定式机场)、多传感器融合、AI 识别算法等领域。2023 年签约的陕西蔡家坡智能制造项目,年产能达 5000 套,为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技术路径:采用 “机械结构创新 + 算法优化” 的双轮驱动模式,避免过度依赖高精度传感器。例如,其万向轴设计通过机械联动替代传统电机控制,成本降低 60%。

市场策略:瞄准中小型企业和政府客户,产品定价预计在 3-5 万元,填补高端工业设备与消费级无人机之间的市场空白。目前已与南京、无锡等地的水利、环保部门达成合作,在长三角地区部署低空巡检网络。


五、行业影响与挑战

该专利的出现标志着低空巡检进入智能化 2.0 阶段。当前主流设备(如大疆 Mavic 3、极飞 V40)主要依赖固定航线和单一传感器,而拓恒技术的动态避障方案可适应非结构化环境,推动无人机从 “辅助工具” 向 “自主作业终端” 升级。根据《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2024)》,2023 年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达 1174.3 亿元,预计 2026 年低空经济规模将突破万亿,避障技术作为核心能力需求将持续增长。


然而,技术挑战依然存在:

极端环境适应性:在 - 20℃低温下需外接加热模块,复杂地形(如山区)误差率增加至 ±5 厘米。

政策合规性:若需进入政府采购清单,需通过民航局适航认证。公司已启动相关测试,计划 2025 年完成适航审定。

生态协同:目前仅支持蓝牙通信,未来需与城市低空管理系统(如深圳 “时空胶囊”)对接,实现空域资源的统一调度。


六、未来展望:推动无人机 “无人化” 进程的新引擎

拓恒技术的专利技术为行业提供了 “低成本、高可靠” 的创新范式。其技术路径与行业趋势高度契合 —— 通过多传感器融合而非依赖单一高精度设备,实现性能与成本的平衡。未来,若能整合 5G 远程控制和边缘计算,该无人机有望进一步提升自主化程度,为电力、环保等领域的 “无人值守” 作业提供坚实支撑。


在政策层面,民航局 2024 年 3 月专题会议强调加强低空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拓恒技术若能通过适航认证,将有望进入政府采购清单。此外,公司可借鉴南方电网的 “全域无人化” 经验,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低空巡检网络,推动行业标准制定。

相关标签:
推荐新闻
推荐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I86-2967-566I

上班时间

周一~周五:9:00~18:00

公司电话

I86-2967-566I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