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I86-2967-566I

全国互联 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

专业负责高效,让资料递交等繁琐流程变得 SO EASY!

行业新闻

00后杭州大学生用无人机 “撒网” 活捉黑飞目标,订单突破 10 亿

作者:星际之翼点击:8 发布时间:2025-04-10

一、技术革命:3 分钟活捉黑飞无人机的空中猎手

近日,杭州南湖未来科技园上演了震撼一幕:一架违规飞行的无人机闯入机场空域,地面指挥中心立即启动 “空中捕手” 系统。两架黑色拦截机如猎隼般腾空而起,通过相控阵雷达锁定目标后,以 300 公里 / 小时的速度逼近,在距离目标 50 米时精准射出特种尼龙网,将其包裹并安全带回地面。整个过程仅耗时 3 分 12 秒,而同类传统反制系统平均需要 15 分钟以上。


这套由 00 后大学生团队研发的 “空中捕手” 系统,采用 “以空制空” 的创新思路,核心技术突破包括:

超视距追踪:搭载的相控阵雷达可扫描 5 公里范围,电子扫描速度是传统机械雷达的 10 倍,能同时跟踪 200 个目标,在 10 级大风中仍保持稳定锁定。

智能决策算法:AI 系统可在 0.3 秒内完成目标识别、轨迹预测和拦截路径规划,拦截成功率从传统方案的 80% 提升至 99.7%。

柔性捕获技术:采用轻量化尼龙网(重量仅 300 克)和可降解绳索,既能确保目标无人机无损捕获,又避免了激光或电磁干扰可能引发的次生风险。


二、创业传奇:从校园实验室到估值 10 亿的科技新贵

这套黑科技的缔造者,是年仅 23 岁的蒋正豪和他的重隼科技团队。这位温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生,用四年时间完成了从 “草根极客” 到 “行业颠覆者” 的蜕变:

技术积累:高中加入航模队,大学期间拆解过 37 架无人机,通过在无人机公司 “偷师” 和自学 B 站教程、SCI 文献,掌握了飞控系统、流体力学等核心技术。

实战锤炼:2021 年带领团队研发的热成像无人机成功搜救深山老人,2023 年参与亚运会场馆巡检,2024 年开发载重无人机用于泥石流灾后评估,累计设计 1000 架次无人机原型机。

资本青睐:2024 年成立公司后,凭借 “反黑飞” 技术获得 1.8 亿元 Pre-A 轮融资,估值突破 10 亿元,成为低空经济领域最年轻的独角兽。


三、行业颠覆:重新定义机场安防规则

传统反制手段(如电磁干扰、激光击落)存在明显缺陷:

成本高昂:一套电磁干扰系统售价超百万元,且无法应对跳频通信或加密信号。

次生风险:激光武器可能误伤其他飞行器,电磁干扰会影响机场导航设备。

功能单一:仅能实现驱离或摧毁,无法获取黑飞无人机的飞行数据和操控者信息。


相比之下,“空中捕手” 系统展现出颠覆性优势:

成本优势:单次拦截成本从传统方案的 5 万元降至 500 元,设备采购价仅为同类产品的 1/3。

证据链完整:捕获的无人机可完整保留飞行日志和图像数据,为执法部门提供关键证据。

场景拓展:除机场外,已应用于电力巡检(可穿越直径 1.5 米的隧道)、边境巡逻(抗 17 级台风)等领域。


四、市场爆发:从国内机场到中东王室的订单狂潮

这套系统已引发全球关注:

国内市场:杭州萧山机场、温州龙湾机场等 15 家枢纽机场已采购,累计拦截黑飞无人机超 200 架次,使航班延误率下降 63%。

国际突破:中东某王室考察后计划引进系统保护油田设施,欧洲多家航空公司表达合作意向。

资本追捧:2 亿元融资中,72% 投入研发,团队规模从 15 人激增至 80 人,计划 2026 年登陆科创板。


五、未来挑战:技术迭代与生态重构

尽管前景广阔,重隼科技仍面临多重挑战:

技术瓶颈:绿氢动力版本研发遇阻,目前系统续航仅 45 分钟,需频繁充电。

法规滞后:无人机捕获可能涉及隐私争议,需与民航局合作制定操作规范。

竞争加剧:大疆、亿航等巨头加速布局反制技术,价格战一触即发。


结语:00 后如何改写天空规则

当蒋正豪团队在暴雨中连续调试设备 72 小时,最终实现 10 级大风下的稳定捕获时,他们不仅攻克了技术难题,更颠覆了人们对 “95 后创业” 的刻板印象。重隼科技的故事证明,在低空经济万亿市场的风口下,年轻一代正以 “用魔法打败魔法” 的创新思维,重新定义天空的游戏规则。从校园实验室到国际舞台,这群 00 后极客的冒险才刚刚开始。

相关标签:
推荐新闻
推荐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I86-2967-566I

上班时间

周一~周五:9:00~18:00

公司电话

I86-2967-566I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