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丰泽科技斩获无人机螺旋桨快拆专利 开启行业效率革命新篇章
- 山西煤田地质物探测绘院斩获无人机倾斜摄影专利 开启矿山测绘智能化新征程
- 成都创新桥梁检测模式: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作战,效率提升超 50%
- 民用无人机企业服务能力等级资质证哪家好?如何选择?
联系人: 杨女士
手机: I86-2967-566I
电话: I86-2967-566I
邮箱: xingjizhiyi@admin.com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丰镐东路33号陕西航空工业管理局院内办公楼4层
两会聚焦低空经济:空域改革、立法保障与场景创新成破局关键
2025 年全国两会期间,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焦点。如何突破空域管理瓶颈、完善法律体系、加速场景应用创新,成为破解产业发展痛点的核心议题。
空域改革:分级分类管理释放发展活力
针对低空空域资源配置效率不足的现状,全国人大代表单晓明提出 "分类分层、军地协同、技术赋能" 的改革思路。她建议根据应用场景和风险等级划分空域,建立动态释放机制,将 600 米以下空域管理权试点下放至地市级政府,以提升区域低空资源调配效率。例如,城市物流、应急救援等场景可探索专属航线审批绿色通道,缩短现有平均 7 个工作日的审批周期。
但改革需平衡安全与效率。单晓明提醒,地方政府需同步强化空管技术装备和专业人才储备,防范 "黑飞" 及事故风险。同时,建立全国统一的低空航路规划标准,避免空域碎片化影响城际通航发展。这一建议与国家发改委去年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的战略部署形成呼应,该司正统筹推进低空智联网、起降点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解决 "飞不起来、落不下去" 的现实困境。
立法保障:构建系统性法治框架
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则从法治层面切入,提交制定《低空空域管理法》的议案。他指出,现行法规多为部门规章,存在职责交叉、标准缺失等问题。立法需明确军民航、地方政府的权责边界,建立覆盖适航认证、飞行审批、安全监管的全链条制度体系。
法律拟重点划定安全红线,对闯入敏感区域、危险飞行等行为设定吊销资质、刑事责任等处罚措施。同时,总结江西、广东等试点省份经验,制定全国统一的低空经济操作指南,规范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避免重复投资。此外,将低空空域新基建纳入国家战略,加快 5G-A 通信网、北斗导航系统等智能设施布局,为万亿级产业生态提供技术底座。
场景创新:技术突破催生应用变革
代表委员普遍认为,低空经济发展需以场景需求为牵引,推动技术迭代与产业融合。单晓明透露,当前城市空中交通、陆岛物流等场景示范应用已加速 eVTOL 和货运无人机商业化进程,部分物流场景较传统运输方式效率提升 80%。全国政协委员龙国英则建议,通过职业教育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江西飞行学院正申报飞行器适航技术等新专业,预计年培养能力超 5000 人。
值得关注的是,低空经济 "四张网" 建设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一涵盖物理设施、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的智能融合系统,将支撑多航线、高密度低空飞行。例如,在电力巡检领域,无人机搭载 AI 识别系统可实现设备故障毫秒级预警;在应急救援中,智能起降点网络可将响应时间缩短至 15 分钟内。
专家观点:万亿产业亟待生态重构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专家指出,低空经济发展需突破三大瓶颈:安全监管体系需从 "人防" 转向 "技防",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全空域动态监控;适航认证标准需适应 eVTOL 等新型飞行器特点,建立分级分类认证机制;公众认知需通过科普教育提升,消除对低空飞行的安全疑虑。
随着低空经济发展司统筹推进产业规划,各地正加速政策创新。广东出台《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成都规划建设 100 个智能起降点,这些举措有望形成 "政策 - 基建 - 应用" 的良性循环。正如全国人大代表宗强所言:"当低空航路像高速公路一样四通八达,低空经济将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这场由空域改革、法治保障和技术创新驱动的产业变革,不仅将重塑城市交通格局,更将催生万亿级市场新蓝海。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发力下,中国低空经济正迎来从 "试点探索" 到 "规模发展" 的关键转折期。
-
2025-03-21内蒙古恒汇成科技推出智能机巢系统 破解无人机集群作业安全难题
-
2025-03-18中国 AOPA 启动低空物流产业链供应商名录征集 构建产业协同创新生态
-
2025-03-19美军加速中东无人机部署与反制体系升级:应对不对称威胁的战略博弈
-
2025-04-132025年成都市青少年无人机足球公开赛启幕
-
2025-04-20岳阳以1200架无人机光影盛宴献礼第四届湖南旅发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