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I86-2967-566I

全国互联 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

专业负责高效,让资料递交等繁琐流程变得 SO EASY!

行业新闻

俄乌无人机攻防战持续升级:单日击落 300 架背后的战略博弈

作者:星际之翼点击:8 发布时间:2025-03-25

2025 年 3 月 24 日,俄乌双方围绕无人机攻防展开新一轮激烈交锋。俄罗斯国防部宣称在过去 24 小时内击落 227 架乌克兰无人机,乌方则通报击落 57 架俄军无人机。这场数字拉锯战背后,是双方在能源设施、军事目标及信息舆论领域的多维较量。


一、单日击落 300 架:无人机攻防创纪录

俄军在 3 月 24 日的战报中强调,其防空系统在别尔哥罗德、库尔斯克等边境地区实施密集拦截,成功挫败乌军针对能源设施的集群式无人机袭击。其中,位于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一处石油中转站遭无人机攻击,俄军宣称在目标 7 公里外将其击落。这一事件与此前乌方对萨拉托夫州恩格斯空军基地的无人机突袭形成呼应 —— 该基地在 3 月 20 日的袭击中引发二次爆炸,导致战略轰炸机机队受损。


乌克兰方面则展示了对俄境内纵深目标的打击能力。乌空军称,其防空部队在南部、北部和中部地区击落 57 架俄军无人机,包括针对基辅州关键基础设施的攻击。乌武装部队总参谋部披露,过去 24 小时内前线发生 140 次战斗,乌军通过无人机引导炮火,摧毁俄军 3 个无人机控制中心及 1 套防空系统。


二、能源设施成为攻击焦点

此次冲突延续了双方针对能源基础设施的不对称打击策略。俄方指责乌军蓄意破坏国际能源设施,称 3 月 24 日的无人机袭击导致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石油中转设施受损,威胁欧洲能源供应安全。而乌方则强调,其无人机行动是对俄军空袭的回应,目标直指俄境内战略轰炸机基地与燃料储备点。


这种攻击模式在 3 月 20 日的恩格斯基地袭击中尤为明显。乌特种部队与情报部门协同,使用自杀式无人机突破俄军防空网,造成该基地发生剧烈爆炸。尽管俄方宣称击落 54 架来袭无人机,但现场视频显示,基地上空升腾起蘑菇云,引发国际社会对冲突外溢风险的担忧。


三、信息战与舆论博弈白热化

双方在无人机战损数据上的巨大差异,折射出信息战的激烈程度。俄国防部通过卫星通讯社等渠道,反复强调其防空系统的拦截效率,甚至披露自毁 7 架袭乌无人机的细节 —— 这些无人机原本瞄准尼古拉耶夫州能源设施,但在普京总统暂停袭击乌能源设施的命令下被击落。乌方则通过 Telegram 等社交媒体实时发布攻击画面,宣称对俄境内军事目标造成实质性破坏。


国际社会对冲突升级保持高度警惕。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双方克制,美国国务院则表示将继续向乌克兰提供防空支持。值得注意的是,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明确表示,尽管乌方持续袭击俄能源设施,俄方仍维持暂停攻击乌能源基础设施的决定,显示出对国际斡旋的有限妥协。


四、无人机战争新范式:低成本消耗战

这场冲突凸显了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的战术价值。乌方大量使用成本不足 5 万美元的 “海鹰” 系列无人机,配合 AI 算法实现集群化攻击,迫使俄军不得不依赖单价 400 万美元的 “铠甲” 防空系统进行拦截。这种不对称的效费比,正在改变传统战场规则。


俄罗斯则通过改进 “天竺葵” 无人机的航程与载荷能力,强化对乌境内纵深目标的打击。据乌方统计,俄军近期将无人机日均出动架次提升至 200 架以上,重点针对敖德萨港口、哈尔科夫工业区等经济命脉。这种 “无人机 + 导弹” 的组合攻击,对乌克兰防空体系构成持续压力。


随着冲突进入第 28 个月,俄乌无人机攻防战已演变为一场技术、情报与耐力的综合较量。当传统军事力量陷入消耗僵局时,无人机正以其独特的战场效能,重塑着这场局部战争的走向。而国际社会在呼吁停火的同时,也不得不正视无人机技术扩散带来的安全挑战 —— 在未来的冲突中,如何规制这种低成本、高机动性的空中力量,或将成为全球安全治理的新课题。

相关标签:
推荐新闻
推荐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I86-2967-566I

上班时间

周一~周五:9:00~18:00

公司电话

I86-2967-566I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