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丰泽科技斩获无人机螺旋桨快拆专利 开启行业效率革命新篇章
- 山西煤田地质物探测绘院斩获无人机倾斜摄影专利 开启矿山测绘智能化新征程
- 成都创新桥梁检测模式: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作战,效率提升超 50%
- 民用无人机企业服务能力等级资质证哪家好?如何选择?
联系人: 杨女士
手机: I86-2967-566I
电话: I86-2967-566I
邮箱: xingjizhiyi@admin.com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丰镐东路33号陕西航空工业管理局院内办公楼4层
中航空管系统装备有限公司获无人机编队识别装置专利 创新技术筑牢群体作业安全防线
2025 年 4 月 2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信息显示,中航空管系统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航空管”)成功取得 “一种无人机编队识别装置” 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22698717 U)。该专利通过独特的对称双无人机设计与智能摄像头系统,实现对编队内无人机的实时精准识别,有效防止非授权设备混入,为无人机群体作业安全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核心技术:对称双无人机架构赋能实时识别与动态监控
根据专利摘要,该识别装置采用对称布置的两台无人机作为基础载体,通过底部托板连接电源、风扇、电机等组件,构建起稳定的硬件平台。值得关注的是,两侧无人机的电机轴上套装转筒,转筒之间缠绕的扁带集成了通水板与智能摄像头,形成可动态调整的监测单元。电源通过拉绳与托板连接,确保设备续航与结构稳定性,而风扇与水泵系统则可能为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的散热与功能调节提供支持。
这一设计的核心优势在于,对称布局使摄像头能够覆盖编队无人机的多方位视角,通过实时图像采集与智能算法处理,快速识别每架无人机的特征信息(如外形、编号、信号标识等),从而精准区分编队内授权设备与外来闯入者。专利技术不仅提升了识别效率,更通过机械结构的动态调整,确保在飞行过程中对编队成员的持续监控,有效解决了传统固定视角监控的盲区问题。
企业背景:深耕空管领域的技术创新者
中航空管系统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8 年,注册地位于上海,是一家以国有控股为背景、专注于航空航天与运输设备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注册资本达 3.397436 亿元,业务涵盖航空零部件、空管系统设备、智能无人飞行器、安防设备等领域的研发与生产,具备机场空管工程施工、通航运营管理等全链条服务能力。此次专利的获批,是其在无人机管控技术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彰显了公司在空管系统智能化、安全化方向的研发实力。
行业价值:破解无人机编队安全痛点,拓展多元应用场景
随着无人机在物流配送、农业植保、巡检安防、赛事保障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编队作业的安全性与协同性成为关键挑战。非授权无人机的闯入可能导致信号干扰、碰撞风险甚至任务瘫痪,尤其在机场周边、大型活动区域等敏感场景,安全隐患更为突出。中航空管的这项专利技术通过 “硬件架构创新 + 智能识别算法” 的结合,为行业提供了一套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实时过滤非法设备、动态追踪授权无人机状态,从源头降低群体作业风险。
业内人士指出,该技术未来可广泛应用于无人机集群表演、边境巡检、应急物资投送等场景,助力构建更安全、高效的无人机协同作业体系。例如,在近期成都彭州举办的超级越野赛中,无人机编队已承担起夜间照明、物资投送等任务,而中航空管的识别技术将进一步提升此类场景的安全性,推动无人机从 “单机应用” 向 “规模化编队” 的跨越。
持续创新:夯实空管技术研发护城河
此次专利的获得,是中航空管近年来在无人机管控领域持续投入的成果之一。公司此前已在空管通信导航、空域管理系统等领域积累了深厚技术储备,结合其在智能无人飞行器研发上的经验,形成了 “硬件 + 软件 + 服务” 的一体化能力。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无人机编队的规范化、安全化运营需求将持续增长,中航空管的技术创新有望为行业标准制定与产业生态构建提供重要支撑。
作为国有控股企业,中航空管始终以 “保障飞行安全、提升空域效率” 为使命,此次专利的落地不仅标志着其在细分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更展现了服务国家低空经济发展、守护公共安全的责任担当。随着技术转化的推进,这一创新成果或将成为无人机编队安全领域的 “标配” 方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2025-04-05航天海鹰发布大尺寸无人机装配新专利:颠覆传统制造模式的 “空中手术刀”
-
2025-04-16青岛首次 “国门利剑 2025” 海陆空联合执法行动:筑牢海上安全防线
-
2025-03-26黄浦江夜空绽放科技之光 800 架无人机为上海帆船公开赛造势
-
2025-03-28印度无人机越境事件再曝争议:电子战攻防凸显中印技术代差
-
2025-03-31深圳首创无人机载 AED 急救系统:5 分钟织就 “空中生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