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丰泽科技斩获无人机螺旋桨快拆专利 开启行业效率革命新篇章
- 山西煤田地质物探测绘院斩获无人机倾斜摄影专利 开启矿山测绘智能化新征程
- 成都创新桥梁检测模式: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作战,效率提升超 50%
- 民用无人机企业服务能力等级资质证哪家好?如何选择?
联系人: 杨女士
手机: I86-2967-566I
电话: I86-2967-566I
邮箱: xingjizhiyi@admin.com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丰镐东路33号陕西航空工业管理局院内办公楼4层
深圳首创无人机载 AED 急救系统:5 分钟织就 “空中生命网”
近日,深圳在全国率先启动 “空地一体 生命至上” 城市救护项目,通过无人机搭载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构建智能化空中急救网络。首批 5 个试点覆盖塘朗山郊野公园、凤凰山森林公园等城市生态空间,市民只需扫描 “企鹅急救” 二维码,即可召唤装载 AED 设备的无人机在 5 分钟内抵达 4 公里半径内的急救现场,其覆盖效能相当于传统 150 台固定 AED 设备的总和,为心脏骤停患者抢通 “黄金 4 分钟” 救援通道。
扫码即呼:构建 “空地协同” 急救新生态
在深圳的试点公园内,30 个无人机降落点位与 5 个配送站形成网格化布局。当突发心脏骤停等紧急状况时,市民通过扫描分布于步道、广场的急救点二维码,系统将自动获取定位并触发无人机响应。搭载 AED 设备与基础急救包的多旋翼无人机从就近站点起飞,依托预设的智能航线避开障碍物,精准降落至事发地,整个流程可控制在 5 分钟内。这种 “扫码触发 — 空中速递 — 即时施救” 的模式,彻底突破了传统急救中 “设备难找、路程耗时” 的瓶颈,尤其在山地、水域等复杂地形中优势显著。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负责人表示,该系统将静态的急救设备转化为动态的空中救援力量,让 “5 分钟社会救援圈” 从地面延伸至低空。
效能跃升:单机覆盖超越百台传统设备
项目选用的多旋翼无人机具备抗风 6 级、续航 30 分钟的稳定性能,经实战演练验证,单台无人机在 5 分钟内的有效救援半径达 4 公里,可覆盖约 50 平方公里区域,相当于在同等面积内布设 150 台固定 AED 设备的覆盖范围。这一创新不仅大幅提升急救资源的空间利用率,更通过 “一机多用” 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数据显示,我国城市现有 AED 密度不足 1 台 / 10 万人,且分布不均,而无人机载 AED 系统通过动态调度,使急救设备的响应效率提升 3 倍以上,为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和偏远区域提供了均等化的急救保障。
体系融合:打通 “院前急救” 最后一公里
该系统并非独立运行,而是深度接入深圳 120 急救体系:无人机在送达 AED 的同时,同步向 120 指挥中心传输患者位置及现场画面,调度中心可远程指导目击者使用设备,并同步派出现场救护车。这种 “无人机先达、专业医疗跟进” 的空地协同模式,实现了急救黄金时间的最大化利用。此外,项目配套开发的 “企鹅急救” 平台还整合了急救知识科普、志愿者培训等功能,通过定期开展无人机急救演练,提升市民自救互救能力,构建 “技术 + 人力” 双重保障的应急网络。
未来展望:从试点到全国的 “低空救护” 蓝图
作为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深圳此次创新是 “低空经济” 与民生服务融合的典型实践。目前,首批试点已完成设备调试与流程验证,后续将根据运行数据优化航线规划与降落精度,逐步向全市公园、商圈、工业园区拓展。按照规划,该系统未来可实现 “全域覆盖、全时响应”,成为城市立体化急救体系的重要支柱。深圳市相关部门透露,成熟的技术方案将向全国推广,助力更多城市构建 “空中急救走廊”,让科技红利惠及更广泛人群。
当搭载 AED 的无人机掠过深圳的城市绿地,它承载的不仅是急救设备,更是对 “生命至上” 理念的科技诠释。从 “地面奔走” 到 “空中速递”,深圳的实践证明,低空智慧物流与医疗救援的结合,正为城市应急体系打开全新想象空间。随着技术的迭代与配套政策的完善,这幅 “无人机守护生命” 的图景,终将从试点蓝图变为全国通用的急救标配,让每一次突发危机都能在 “黄金时间” 内得到科技赋能的及时响应。
-
2025-03-22杭州社区启动 "数智护绿先锋队" 科技赋能城市生态治理新范式
-
2025-03-262025射阳低空经济产业招商推介会举行
-
2025-04-25国网平凉供电公司获得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
-
2025-03-29平湖市“低空+农村物流”创新起航 政企共绘立体物流新图景
-
2025-03-06低空经济委员会赴蚌埠市调研交流 共商产业发展新机遇
-
2025-03-11智慧空巡:自动飞行系统开启高速公路精准养护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