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丰泽科技斩获无人机螺旋桨快拆专利 开启行业效率革命新篇章
- 山西煤田地质物探测绘院斩获无人机倾斜摄影专利 开启矿山测绘智能化新征程
- 成都创新桥梁检测模式: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作战,效率提升超 50%
- 民用无人机企业服务能力等级资质证哪家好?如何选择?
联系人: 杨女士
手机: I86-2967-566I
电话: I86-2967-566I
邮箱: xingjizhiyi@admin.com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丰镐东路33号陕西航空工业管理局院内办公楼4层
杭州社区启动 "数智护绿先锋队" 科技赋能城市生态治理新范式
2025 年 3 月 21 日,杭州市园林绿化发展中心联合余杭区城管局等单位,在五常北部园区公园正式启动 "植此杭城 TONG 心护绿" 主题活动。作为杭州 "互联网 + 全民义务植树" 行动的重要一环,此次活动首次将 "数智护绿先锋队" 引入社区,通过无人机、无人船、智能喷灌系统等组成的 "绿色科技矩阵",构建起 "空天地一体化" 智慧生态治理体系,为城市绿化养护提供 "杭州样本"。
一、科技矩阵构建生态治理 "智慧眼"
在活动现场,由 12 架多旋翼无人机组成的编队完成首次社区巡航任务。这些配备多光谱成像仪的飞行器,可在 30 分钟内完成 50 公顷绿地的病虫害监测,通过 AI 算法识别蚜虫、天牛等 20 余种害虫,精准定位受灾区域。余杭区城管局技术人员介绍,基于夜间作业模式,无人机在文一西路景观带实现年累计飞行 1200 小时,较传统人工巡检效率提升 6 倍,农药使用量减少 40%。
河道治理方面,两艘搭载 5G 通信模块的水环境智能运维无人船成为焦点。这些 "水上哨兵" 不仅能自动完成垃圾打捞、水草切割等作业,还可实时回传水质数据。通过集成溶解氧、氨氮等 8 项核心指标传感器,系统已建立起覆盖 15 条河道的动态数据库,预警响应时间从 48 小时缩短至 3 小时。在智能喷灌系统试点区域,土壤湿度传感器与气象站联动,实现按需灌溉,较传统漫灌节水 40% 的同时,使绿植生长量提升 30%。
二、生物防治与数字技术协同创新
活动特别设置 "虫虫特工队" 科普展区,通过可视化装置展示生物防治技术。专业人员指导市民学习释放捕食螨等天敌昆虫,现场完成 5000 个生物防治挂袋投放。这种 "以虫治虫" 模式已在杭州 60% 的公园推广,较化学防治减少 85% 的农药使用量。杭州市园林绿化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数智化不仅是工具升级,更是治理理念的革新。通过构建天空地协同监测网络,我们正从 ' 经验治理 ' 转向 ' 数据治理 '。"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行动与蚂蚁森林平台深度联动。市民可通过低碳行为积累绿色能量,兑换树木认养、养护体验等权益。目前已开放西湖景区 700 余株特色树木认养通道,认养者可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实时查看树木生长状态,参与年度三次养护实践。
三、全域推广构建低碳生态网络
作为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的重要配套项目,"数智护绿先锋队" 将逐步覆盖杭州主城区 80% 的公园绿地。根据规划,2025 年将新增智能监测设备 2000 台套,建成 "15 分钟生态感知圈"。与此同时,临安天目未来谷正加快建设生态研学中心,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模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态系统响应,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中国方案。
杭州市副市长杨国正指出:"杭州正以 ' 双碳 ' 目标为引领,推动数字技术与生态文明深度融合。我们将通过 ' 智慧绿网 ' 建设,让每一棵树、每一片水域都成为城市生态账本的 ' 绿色资产 '。" 随着 9 月大会的临近,这套科技护绿体系将向全球展示中国城市生态治理的创新实践。
此次社区行动不仅是科技赋能的生动实践,更是全民参与的绿色宣言。通过构建 "技术 + 科普 + 公益" 的多维生态,杭州正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绿化养护新路径,为全球城市生态治理提供 "东方智慧"。
-
2025-04-02新农人黄敏引领印江无人机革命:从植保到多元应用的低空经济突围
-
2025-04-20杭州天圜发布突破性专利:一种可快速组装型无人机
-
2025-03-18雄安新区(安新县)低空经济融合示范区空管监视防护系统启用
-
2025-04-03交控科技(香港)携手港铁成立低空轨道研究中心 开启铁路领域低空经济创新探索
-
2025-03-26航空工业集团 TP500 无人机 2002 架机完成首飞
-
2025-04-02湖南广电国际牵手海南鸿翼通航 开启 “文化 + 科技” 低空经济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