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I86-2967-566I

全国互联 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

专业负责高效,让资料递交等繁琐流程变得 SO EASY!

行业新闻

交控科技(香港)携手港铁成立低空轨道研究中心 开启铁路领域低空经济创新探索

作者:星际之翼点击:7 发布时间:2025-04-03

2025 年 4 月 1 日,交控科技(香港)有限公司与港铁公司在香港科学园正式揭牌成立 “低空轨道研究中心”,作为香港特区政府低空经济 “监管沙盒” 首批试点项目,双方将聚焦无人机技术在铁路巡检、车站监控等场景的创新应用,为提升轨道交通运营效率与智能化水平注入新动能。


一、“空轨融合” 破题,技术协同构建智慧巡检体系

揭牌仪式以 “空轨融合,智启未来” 为主题,交控科技董事长郜春海与港铁公司行政总裁金泽培共同启动合作,标志着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展开深度协同。交控科技作为国内低空经济与轨道交通领域的技术领军企业,拥有成熟的低空空域管理平台及核心算法,而港铁公司则具备丰富的铁路运营经验与复杂场景实践积累。

根据规划,研究中心将在 “监管沙盒” 框架下,针对港铁车站、轨道设施、沿线建筑等开展无人机巡检技术研发,重点探索无人机自主飞行、多维度数据采集及 AI 智能分析的融合应用。例如,通过搭载高清摄像头与传感器的无人机,可实现对接触网设备、轨道结构、车站周边环境的 360 度无死角监测,结合 AI 算法实时识别螺栓松动、设备磨损等隐患,相比传统人工巡检效率提升数倍,同时降低高危环境下的人力投入风险。


二、政策东风助力,首批试点锚定低空经济新赛道

此次合作是香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落子。作为特区政府 “监管沙盒” 首批 38 个试点项目之一,研究中心将在指定航线下开展技术测试,积累无人机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中安全运行的数据经验,为未来低空空域管理政策与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实践支撑。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 “监管沙盒” 启动礼上曾强调,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此次试点将推动 “空中技术” 与地面交通的深度融合,助力香港建设 “智慧天空”。

交控科技与港铁的合作不仅限于技术研发,更着眼于构建 “空轨协同” 的立体化运营体系。例如,在车站监控场景中,无人机可实时回传客流密度、异常聚集等信息,与地面监控系统形成互补,提升应急响应效率;在轨道巡检中,无人机搭载的红外成像设备可在夜间精准定位设备热异常,实现全天候安全监测。


三、行业示范效应凸显,开启轨道交通智能化转型新篇

当前,无人机在铁路巡检中的应用已展现显著优势。以国内案例为例,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通过无人机巡检接触网隔离开关,将单人作业时间从 25 分钟缩短至 5 分钟,山西、海南等地铁路部门也借助无人机解决了山区线路人工巡检难、效率低的问题。而港铁作为国际领先的轨道交通运营商,其复杂的地下与地面网络、高密度运营场景,为无人机技术提供了极具挑战性的试验场。

交控科技表示,双方将以研究中心为基地,逐步推动低空技术与轨道交通的深度融合,形成可复制的 “香港经验”,不仅服务于大湾区交通一体化,更有望为全球高密度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解决方案。港铁公司则期待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巩固其在安全运营与效率提升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


四、深耕技术创新,赋能低空经济生态构建

交控科技在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领域拥有深厚积累,曾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自主 CBTC 系统的产业化应用。此次跨界融合低空无人机技术,是其从 “地面” 向 “低空” 的战略延伸。而港铁公司长期致力于智慧化转型,此前已在自动驾驶列车、智能调度系统等领域取得突破,无人机巡检将成为其 “数字化运维” 的重要拼图。

随着低空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此次合作不仅是一次技术创新,更是对 “双循环” 发展格局的积极响应。通过 “监管沙盒” 试点,双方将在风险可控的环境中探索技术边界,为无人机在铁路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扫清障碍,推动 “天空资源” 与地面交通的协同增效,为城市立体化交通管理开辟新路径。


结语

当无人机的 “千里眼” 与轨道交通的 “智慧脑” 深度融合,一场关于城市交通效率与安全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交控科技与港铁的合作,既是香港低空经济发展的里程碑,也为全球轨道交通行业提供了 “空轨融合” 的创新范本。随着试点项目的推进,低空技术有望从 “监管沙盒” 走向广阔现实,为高密度城市的交通运营开启 “上帝视角”,引领智慧交通迈向新高度。

相关标签:
推荐新闻
推荐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I86-2967-566I

上班时间

周一~周五:9:00~18:00

公司电话

I86-2967-566I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