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丰泽科技斩获无人机螺旋桨快拆专利 开启行业效率革命新篇章
- 山西煤田地质物探测绘院斩获无人机倾斜摄影专利 开启矿山测绘智能化新征程
- 成都创新桥梁检测模式: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作战,效率提升超 50%
- 民用无人机企业服务能力等级资质证哪家好?如何选择?
联系人: 杨女士
手机: I86-2967-566I
电话: I86-2967-566I
邮箱: xingjizhiyi@admin.com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丰镐东路33号陕西航空工业管理局院内办公楼4层
科技赋能山区林业:忠县三汇镇无人机吊运木材开启智慧林业新范式
2025 年 3 月 21 日,重庆忠县三汇镇钟台村范家垭口的山林间,一架共轴八旋翼大型载重无人机在深谷与临时堆料场之间往返穿梭,将一捆捆废弃木材从传统运输难以抵达的密林中吊运而出。作为重庆国家储备林范围内首次应用无人机吊运木材的示范项目,此次作业以 “45 分钟吊运 1 吨木材” 的高效表现,为山区谷沟地带的林业资源开发与森林防火难题提供了科技解决方案。
突破地形瓶颈:无人机改写山区木材运输逻辑
在国家储备林营林生产中,忠县三汇镇因疏伐产生的大量废弃木材长期面临 “运输困局”—— 深谷陡坡地形导致骡马运输效率低下,单吨木材运输耗时长达 2.5 小时,且难以深入复杂林区。此次启用的专业载重无人机搭载北斗导航系统与智能路径规划技术,可在 500 米直线距离、高落差地形中实现厘米级精准定位,单趟运输仅需 22.5 分钟,往返效率达每小时 8 至 12 次,较传统骡马运输效率提升 200%。这种 “空中走廊” 的构建,彻底打破了山区木材 “看得见、运不出” 的困境,让深谷中积压的资源重获利用价值。
防火与经济双效益:构建生态富民新闭环
过去,谷底堆积的废弃木材不仅造成年均千余立方米的资源浪费,更因干燥易燃成为森林火险的重大隐患。无人机运输的应用一举破解双重难题:一方面,通过高频次吊运快速清除林区可燃物,从源头降低火灾风险;另一方面,木材回收销售形成 “资源变现” 通道,为村民和村集体创造直接收益。根据企业与当地签订的《林地流转协议》,每售出 1 立方米木材,村民可获 45 元分红,村集体增收 5 元,实现 “绿水青山” 向 “金山银山” 的转化。
值得关注的是,无人机运输全程采用 “悬空作业”,避免了传统骡马运输对地表植被的碾压破坏,真正践行了 “取木不毁林” 的可持续理念。数据显示,该模式较传统方式减少 60% 的林地扰动,为山区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平衡提供了新样本。
技术创新驱动:开启智慧林业新征程
此次作业由中林重庆林投忠州公司主导,采用的共轴八旋翼无人机具备强大的复杂地形适应能力,其载重性能与导航精度均达到国内林业应用先进水平。项目负责人表示,无人机运输的成本效益显著,木材销售价格较运输成本溢价超过 30%,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更探索出 “科技 + 林业” 的盈利新模式。
作为重庆国家储备林建设的创新试点,三汇镇的实践标志着无人机技术从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等领域向林业核心生产环节的深度渗透。据悉,当地企业计划以此次成功为起点,组建专业无人机工作团队,制定标准化作业流程,于 2025 年二季度启动常态化运输,逐步将该模式推广至重庆其他山区林地。
从 “人力” 到 “智能”:山区产业升级的缩影
忠县的探索不仅是一次运输技术的革新,更是山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缩影。当无人机的螺旋桨声打破深谷的寂静,带走的不仅是积压的木材,更是 “靠天吃饭” 的旧模式。随着北斗导航、智能控制等技术的成熟,林业生产正从依赖人力畜力转向数据驱动,为全国类似山区的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 “忠县经验”。
业内专家指出,此次无人机吊运木材的成功,为破解我国西南山区林业发展瓶颈提供了新思路。在 “双碳” 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双重背景下,科技与林业的深度融合将释放更多潜力,让山林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第一架满载木材的无人机平稳降落,忠县三汇镇的山林间不仅架起了 “空中运输线”,更搭建起科技赋能传统产业的桥梁。这场始于山谷的 “飞行革命”,正为全国山区的绿色发展绘制新的蓝图。
-
2025-03-31全国首批!载人无人机运营牌照商用落地,“空中公交”真的要来了
-
2025-03-31华盛顿里根机场再发惊险一幕:达美客机与美军 T-38 教练机 800 英尺高度险相撞
-
2025-03-23云鹰智能突破无人机影像防护技术 双模式保护系统重塑行业安全标准
-
2025-03-25西安 "鹰击战队":无人机赋能城市交通治理新范式
-
2025-03-19大疆 RC Track 追踪器:重新定义无人机跟拍体验,开启无束缚创作时代
-
2025-03-04无人机 “考证潮” 持续,人才缺口高达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