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I86-2967-566I

全国互联 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

专业负责高效,让资料递交等繁琐流程变得 SO EASY!

行业新闻

云鹰智能突破无人机影像防护技术 双模式保护系统重塑行业安全标准

作者:星际之翼点击:9 发布时间:2025-03-23

2025 年 3 月 22 日,昆明云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其自主研发的 "无人机光电吊舱智能防护系统" 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认证(专利号:CN 222646295 U)。这项融合机电一体化与智能感知技术的创新成果,通过主动防护与被动缓冲的协同设计,为工业级无人机影像设备提供了全周期安全保障,标志着我国无人机光电吊舱防护技术迈入智能化新阶段。


双防护架构构建三维安全屏障

该系统采用 "感知 - 响应 - 缓冲" 的三级防护逻辑,实现对镜头组件的立体式保护。被动防护模块通过可伸缩式机械结构,在吊舱底部形成弹性缓冲层。当无人机意外碰撞障碍物时,安装于舱体四周的压力传感器立即触发弹性支撑臂展开,通过内置的记忆合金弹簧吸收冲击能量,实测可将碰撞冲击力衰减 68%。主动防护模块则依托 AI 视觉算法,实时监测飞行环境中的潜在威胁。当系统预判到镜头可能遭受雨雪、沙尘等污染时,智能遮光板将在 0.5 秒内自动闭合,同时启动纳米级防污涂层的自清洁程序。


"传统防护装置依赖人工干预,在复杂环境下难以有效应对突发风险。" 云鹰智能技术负责人介绍,"我们的系统通过环境感知与自主决策,实现了防护机制的动态切换。例如在电力巡检中,当无人机穿越树枝密集区时,系统会自动调整遮光板角度,既保障拍摄连续性又避免物理损伤。"


多场景实测验证技术效能

该系统已在云南高原输电线路巡检、贵州喀斯特地貌测绘等项目中完成规模化验证。在金沙江峡谷风电基地,搭载该系统的无人机需在年均风速 12m/s 的环境中执行塔筒检测任务。数据显示,应用智能防护系统后,镜头污染导致的返航率从 9.3% 降至 1.2%,单次任务有效作业时间延长 35%。特别在 2024 年雨季期间,系统成功保障了 1500 余架次的应急测绘任务,设备完好率保持 100%。


值得关注的是,该技术与无人机飞控系统的深度融合。通过对接飞行参数数据库,系统可建立镜头损耗预测模型,提前预警潜在故障。在顺丰西南物流枢纽的测试中,应用该技术的无人机群实现镜头寿命延长 40%,年均维护成本降低 25%。


产业协同推动技术升级

作为云南省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成员,云鹰智能正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大疆创新等单位开展技术协同。目前,该系统已适配主流工业级无人机平台,并计划在 2025 年底前完成全国 20 个重点测绘项目的设备升级。云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技术的应用将助力构建 "智能感知 + 主动防护" 的低空作业体系,推动行业整体效能提升。


"这项创新不仅解决了镜头防护的即时性难题,更标志着无人机影像设备从功能导向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转型。" 中国测绘学会专家评价,"随着边缘计算与 AI 算法的深度融合,类似技术将成为提升无人机作业经济性的关键,预计可降低行业年均设备损耗成本超 2 亿元。"


随着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云鹰智能的光电吊舱防护系统正为行业树立安全新标杆。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的双向驱动,该方案有望重塑应急救援、能源巡检等领域的作业模式,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关标签:
推荐新闻
推荐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I86-2967-566I

上班时间

周一~周五:9:00~18:00

公司电话

I86-2967-566I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