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I86-2967-566I

全国互联 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

专业负责高效,让资料递交等繁琐流程变得 SO EASY!

行业新闻

国网信通突破虚拟数字人交互技术 重构电力巡检作业范式

作者:星际之翼点击:6 发布时间:2025-03-22

2025 年 3 月,国网信通产业集团正式发布新一代虚拟数字人交互系统,该系统通过 AI 自然语言处理与 3D 可视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输电线路巡检指令转化效率提升 40%,操作门槛降低 60%。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电力行业在智能巡检领域迈入 "人机协同" 新纪元,为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创新样本。


多模态交互技术构建智能中枢

该系统依托国网信通自主研发的 "电力知识增强大模型",实现巡检指令的语义解析与决策生成。通过部署于输电线路杆塔的边缘计算终端,虚拟数字人可实时接收巡检人员语音指令,自动识别 "绝缘子裂纹"" 导线舞动 " 等 200 余种专业术语,生成包含三维定位坐标、缺陷等级评估的标准化工单。测试数据显示,指令转化耗时从平均 3.2 分钟缩短至 1.9 分钟,人工干预率下降 72%。


在交互界面设计上,系统采用增强现实(AR)技术,将巡检人员视角与杆塔三维模型实时叠加。当检测到疑似缺陷时,虚拟数字人通过动态标注与语音播报双重提示,引导巡检人员完成针对性拍摄。某试点项目中,巡检人员通过该系统发现 500 千伏线路金具锈蚀隐患的平均响应时间从 45 分钟压缩至 12 分钟。


工业场景验证展现技术价值

作为国家电网 "智慧运检 2025" 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已在安徽、福建等 6 省完成规模化应用。在皖南山区 500 千伏输电线路巡检中,虚拟数字人协同无人机集群完成 200 公里复杂地形线路的全自动巡检,识别准确率达 98.7%。系统通过分析历史缺陷数据,智能规划巡检路径,较传统人工巡检效率提升 3 倍。


特别针对特高压变电站运维场景,系统开发了 "设备数字孪生体" 功能。当虚拟数字人接收到 "主变油温异常" 报警时,可自动调取三维模型,叠加实时监测数据,生成包含散热系统排查、油色谱分析等步骤的处置方案。在 1000 千伏淮南站应用期间,该功能协助运维人员快速定位冷却器故障,避免潜在损失超 2000 万元。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该系统的突破源于国网信通十年技术积累。团队首创 "小样本增量学习" 算法,解决了电力专业术语标注数据不足的行业痛点,模型训练效率提升 60%。结合自主研发的电力知识图谱,系统实现跨专业知识推理,可辅助生成设备检修策略、应急预案等复杂文档。目前已累计支撑编制勘察报告 2 万余份,文本生成效率提升 400%。


在技术架构层面,系统采用微服务化设计,支持与无人机管控平台、生产管理系统等 12 类现有业务系统无缝对接。通过部署于云端的智能决策中心,实现全国 2000 余座变电站巡检策略的动态优化。2024 年,该系统成功中标工信部 "揭榜挂帅" 项目,其核心技术被纳入《智能电网人工智能应用技术规范》。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分析指出,该系统的推广将重构电力巡检作业模式。预计到 2027 年,我国输电线路智能巡检覆盖率将从当前的 38% 提升至 75%,每年可减少人工巡检里程超 1 亿公里。在应急抢修领域,虚拟数字人可通过接入现场摄像头,实时指导跨区域专家团队进行远程会诊,缩短故障处置周期 50% 以上。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团队正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发 "元宇宙电力空间",计划在 2025 年底前完成 100 个变电站的数字孪生建模。随着 5G 专网与边缘计算技术的深化应用,这套虚拟数字人交互系统有望成为能源基础设施智能化的 "通用操作系统",为全球智慧电网建设提供 "中国方案"。

相关标签:
推荐新闻
推荐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I86-2967-566I

上班时间

周一~周五:9:00~18:00

公司电话

I86-2967-566I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