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丰泽科技斩获无人机螺旋桨快拆专利 开启行业效率革命新篇章
- 山西煤田地质物探测绘院斩获无人机倾斜摄影专利 开启矿山测绘智能化新征程
- 成都创新桥梁检测模式: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作战,效率提升超 50%
- 民用无人机企业服务能力等级资质证哪家好?如何选择?
联系人: 杨女士
手机: I86-2967-566I
电话: I86-2967-566I
邮箱: xingjizhiyi@admin.com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丰镐东路33号陕西航空工业管理局院内办公楼4层
多翼创新突破可配置标志降落技术 构建低空智能航行新范式
2025 年 3 月,深圳市多翼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 "基于可配置标志的无人机降落系统" 正式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认证(专利公开号 CN 119645090 A)。这项技术通过动态适配不同地面标识系统,成功解决了复杂场景下无人机精准降落的行业痛点,为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智能识别系统实现多场景适配
该系统采用 "动态配置 + 多模态感知" 技术架构,通过接收预设配置文件,可自动识别二维码、几何图形、红外信标等 8 类地面标识。当无人机接收到降落指令时,搭载的多光谱摄像头同步采集图像数据,经自研的 YOLOv8 改进算法进行特征提取与语义分割,0.3 秒内完成标识类型匹配与位置定位。在南京禄口机场物流枢纽的实测中,系统对红绿相间的停机坪标识识别准确率达 99.92%,较传统方案提升 18 个百分点。
特别针对夜间作业场景,系统集成了红外热成像模块,可识别波长 8-14μm 的热辐射信号。在国网安徽电力夜间巡检项目中,无人机通过地面红外信标引导,实现 ±0.15 米的精准降落,作业效率提升 40%。
柔性控制算法提升安全性
技术团队创新研发了 "自适应鲁棒控制算法",通过建立无人机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实时解算最优控制律。当检测到地面标识偏移或遮挡时,系统自动切换至备用导航模式,结合激光雷达点云数据重建三维环境,确保在 7 级风扰动下仍能保持稳定姿态。在深圳前海高楼密集区的测试中,无人机成功穿越间距不足 2 米的建筑群,完成精准降落。
该系统还内置了 "智能避障决策树",通过分析历史降落数据,建立障碍物风险评估模型。在贵州喀斯特地貌区的物流运输中,系统提前预判 500 米内的山体遮挡风险,自主规划绕飞路径,避障成功率达 99.87%。
行业应用验证技术价值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多翼创新已将该技术应用于多个标杆项目。在杭州亚运会物流保障中,搭载该系统的无人机集群实现 1000 架次零误差起降,支撑赛事物资 2 小时极速配送。在长江三峡库区巡检中,系统适配库区专用的反光标识,完成 300 公里岸线的全自动巡检,缺陷识别准确率提升至 98.7%。
数据显示,该系统已在全国 23 个省市部署应用,累计完成 12 万架次安全起降。某头部物流企业引入该技术后,末端配送效率提升 35%,运营成本降低 22%。多翼创新与南京智慧航空研究院联合开展的测试表明,该系统可适配 95% 以上的现有地面标识系统,显著降低企业设备升级成本。
技术生态构建与未来展望
多翼创新依托 "低空交通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正加速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其开发的开放 API 接口已兼容 30 余家主流无人机品牌,形成跨平台的智能降落解决方案。在参与编制的《中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垂直起降场技术要求》中,该技术被纳入标准体系,为行业规范化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分析指出,该技术的突破将重塑无人机作业模式。在应急救援领域,系统可自动识别灾区临时铺设的荧光标识,实现废墟中的精准投送;在城市物流领域,支持复杂楼宇间的高密度起降。预计到 2027 年,我国智能降落系统市场规模将突破 200 亿元,多翼创新凭借先发优势有望占据 35% 以上市场份额。
多翼创新 CEO 李明表示,公司将持续投入研发,计划 2025 年建成覆盖全国的低空标识数据库,实现 "一标一码" 智能管理。随着低空经济政策红利的释放,这项技术有望成为打开万亿级市场的 "金钥匙",为全球低空智能航行提供 "中国方案"。
-
2025-03-24从智慧配送到空中救援 联合飞机开启低空规模化商用时代
-
2025-03-19乌克兰远程无人机突破 3000 公里航程:技术革命重塑欧亚大陆安全格局
-
2025-03-04无人机 “考证潮” 持续,人才缺口高达百万
-
2025-03-102025 年中国无人机行业政策法规全景解析:合规化与场景化双轮驱动
-
2025-03-102025年都有哪些无人机新品发布以及即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