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人机企业服务能力等级资质证之(Q/320115UAV 001-2022)评价标准
- 无人机企业服务能力等级资质证之(T/CIC 410—2023)评价标准
- 2025中国无人机竞速联赛黄山站:科技竞速与徽州文化的空中交响
- 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报告发布 六大趋势揭示低空经济发展规律
联系人: 杨女士
手机: I86-2967-566I
电话: I86-2967-566I
邮箱: xingjizhiyi@admin.com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丰镐东路33号陕西航空工业管理局院内办公楼4层
南京开天眼无人机科技斩获国家专利 便携式河床取样系统开启水域监测新纪元
2025 年 4 月 26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予南京开天眼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河床取样系统" 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119555427 B)。这一突破性技术通过模块化设计与智能控制逻辑,彻底革新了传统河床取样模式,为水利工程、地质勘探、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了 "低空智能 + 精准作业" 的全新解决方案。
一、技术突破:重新定义河床取样范式
(一)核心技术架构
该系统由两栖无人机平台、智能取样模块、数据处理终端三部分构成。无人机采用防水耐腐蚀机身设计,支持水面起降与水下航行双模式,可在 - 30℃至 65℃极端环境下作业。核心取样模块集成多段式伸缩机械臂与真空吸附采样头,通过激光测距与声呐定位实现水下 0.1 米级深度控制精度,单次可采集 500 毫升原状土样或 1 升水样。
(二)创新技术亮点
抗干扰取样机制
针对淤泥层干扰难题,系统配备高压气幕吹扫装置,在采样前自动清除表层浮泥,确保获取深层河床沉积物。结合三维动态平衡算法,机械臂可在 6 级风浪中保持稳定,采样成功率较传统方法提升 70%。
全流程自动化作业
搭载北斗 / GPS 双模定位与 5G 图传系统,支持远程一键式任务规划。无人机可自主完成航线飞行、悬停定位、深度调节、样本封存等操作,单架次作业覆盖面积达 10 万平方米,效率是人工采样的 30 倍。
数据融合分析能力
配套开发的HydraData Pro软件平台,可实时生成河床三维地质模型,同步分析沉积物粒度、重金属含量、有机质成分等 23 项指标。通过 AI 算法比对历史数据,自动预警河床侵蚀、淤堵等风险。
二、行业赋能:破解三大核心痛点
(一)水利工程监测
在长江口航道治理项目中,该系统已实现每季度 741 个点位的河床质采样分析,较传统人工船艇作业效率提升 5 倍。通过高频次数据采集,精准识别航道冲刷趋势,为疏浚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质勘探革新
在红河翡翠矿脉探测中,系统通过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实现水下矿物成分的原位分析。结合 AI 图像识别,可在 15 分钟内完成 500 平方米河床的矿化带识别,较传统潜水勘探效率提升 20 倍。
(三)环境应急响应
2024 年陕西合阳浮桥抢险中,系统 48 小时内完成 12 公里河段的污染溯源监测,锁定污染源位置精度达 ±2 米。其搭载的荧光光谱水质传感器,可同步检测 20 余种污染物,为应急决策提供实时数据支持。
三、企业实力:产学研协同创新典范
南京开天眼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与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依托清华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科研机构,构建了 "基础研究 - 技术攻关 - 成果转化" 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公司累计申请165 项专利,研发投入占比超 20%,2024 年营收突破 2.3 亿元,在水上特种无人机领域市场占有率达 35%。
此次专利研发过程中,公司联合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开展黄河下游河道测验,通过与无人船测深系统的对比验证,证明该系统在浅滩区、嫩滩等复杂水域的适应性,数据吻合度达 98.6%。目前,产品已通过中国船级社认证,进入水利部先进技术推广名录。
-
2025-04-15新疆阿拉尔:无人机 “智” 绘杏园新图景
-
2025-03-08纵横股份携手广西电网 打造 "空天地" 一体化智能巡检体系
-
2025-03-23中航成都无人机突破测控信号捕获技术 创新算法破解复杂环境通信难题
-
2025-04-02济宁发布临时空域管制通告 保障马拉松赛事空中安全
-
2025-03-31全国首批!载人无人机运营牌照商用落地,“空中公交”真的要来了
-
2025-03-06两项团体标准通过技术审查 助力低空经济与电力智能化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