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I86-2967-566I

全国互联 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

专业负责高效,让资料递交等繁琐流程变得 SO EASY!

行业新闻

北京小逗点智能科技发布无人机降落固定平台专利:为低空经济安全 “加码”

作者:星际之翼点击:11 发布时间:2025-04-05

一、技术突破:动态定位与柔性防护的创新设计

北京小逗点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近期申请的 “一种无人机降落固定平台” 专利(公开号 CN 119749926 A),为无人机行业提供了全新的起降解决方案。该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核心结构包括主框架、滑盖和步进电机系统。当无人机降落在停机坪后,步进电机驱动停机坪向下移动,同时滑动定位杆和固定杆通过机械联动将无人机脚架推向中心位置,实现 ±2 厘米的精准定位。这一设计突破了传统平台依赖磁吸或卡扣的固定方式,通过动态调节机制适应不同型号无人机的尺寸差异。


在防护层面,平台两侧的滑盖内置弹性缓冲材料,可在 0.3 秒内完成对无人机机翼和桨叶的包裹式固定。专利说明书显示,该结构能有效吸收 60% 的冲击力,降低起降时的机械损伤风险。此外,平台底部集成压力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无人机载重,并通过蓝牙将数据传输至地面控制终端,为任务调度提供决策依据。


二、行业对标:对比大疆机场 3 与飞流智能机巢

与大疆最新发布的机场 3(DJI Dock 3)相比,小逗点平台在成本控制和兼容性上展现出差异化优势。大疆机场 3 的 Matrice 4D 套装售价高达 11.7 万元,且仅支持自家无人机,而小逗点平台通过开放式接口设计,可兼容市面上 90% 的消费级和工业级机型。在技术参数上,小逗点平台的定位精度(±2 厘米)与大疆机场 3(±1.5 厘米)接近,但在抗风性能上稍逊,可在 8 米 / 秒风速下稳定工作,而大疆机场 3 能应对 12 米 / 秒强风。


另一家竞争对手飞流智能的无人机机巢采用视觉定位 + 机械臂夹取的方案,虽然定位精度达 ±1 厘米,但设备体积较大(13 立方米),且需要外接电源。小逗点平台则通过轻量化设计(整体重量 12 公斤)和太阳能供电模块,更适合野外或临时场景部署。


三、应用场景:从物流配送至公共安全

该专利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应用潜力:

物流配送:在深圳龙岗区,美团无人机配送网络已累计完成 25 万单,小逗点平台可作为终端节点,解决 “最后 100 米” 的精准降落问题。其动态调节功能能适应不同餐盒尺寸,避免传统平台因货物偏移导致的无人机侧翻。

电力巡检:国网深圳供电局在坪地开展的无人机机巢联合巡检项目中,小逗点平台可搭载激光雷达,实现对输电线路的 360 度扫描。压力传感器数据还能辅助判断线路覆冰情况,提升巡检效率 40%。


应急救援:在无锡公安的 “太湖之鹰” 行动中,警用无人机需在夜间或复杂地形快速起降。小逗点平台的弹性缓冲材料可保护搭载的热成像设备,确保在 5 分钟内完成伤员定位。

农业植保:针对大疆 T100 农业无人机(售价 5.99 万元)的农药喷洒场景,平台的步进电机系统可在 3 秒内完成药箱更换,较人工操作效率提升 10 倍。


四、公司布局:从载运箱到固定平台的技术延伸

北京小逗点智能科技在无人机领域已有持续的技术积累。其 2024 年申请的 “车载式无人机载运箱” 专利(CN 119176274 A),通过活塞板和弹性膜设计,解决了运输过程中无人机晃动的问题。此次降落平台的推出,标志着公司从运输设备向全场景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技术路径与行业趋势高度契合。根据《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2024)》,2023 年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达 1174.3 亿元,预计 2026 年低空经济规模将突破万亿。小逗点的专利技术正是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行业影响与挑战

该专利的出现填补了中小型无人机起降平台的市场空白。当前主流的大疆机场 3、极飞 R150 等设备主要面向高端工业场景,而小逗点平台的定价预计在 5000-8000 元,更适合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不过,其抗极端天气能力(如 - 20℃低温下需外接加热模块)和复杂地形适应性(如倾斜地面误差率增加至 ±5 厘米)仍需进一步优化。

在政策层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强调加强无人机产品质量监管,小逗点平台若能通过民航局适航认证,将有望进入政府采购清单。此外,公司可借鉴深圳龙岗区的 “时空胶囊” 管理模式,与城市低空管理系统对接,提升平台的智能化水平。


六、未来展望:推动无人机 “无人化” 进程

随着低空经济政策红利释放,无人机起降平台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小逗点智能科技的专利技术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范式 —— 通过机械结构创新而非依赖高精度传感器,实现性能与成本的平衡。未来,若能整合 AI 视觉识别(如 YOLOv5m 框架)和 5G 远程控制,该平台有望进一步提升自主化程度,为无人机 “无人值守” 作业提供坚实支撑。

相关标签:
推荐新闻
推荐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I86-2967-566I

上班时间

周一~周五:9:00~18:00

公司电话

I86-2967-566I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