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I86-2967-566I

全国互联 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

专业负责高效,让资料递交等繁琐流程变得 SO EASY!

行业新闻

低空经济驶入快车道:前两月企业注册量激增 196% 背后的万亿新蓝海

作者:星际之翼点击:10 发布时间:2025-03-19

    2025 年伊始,中国低空经济领域迎来爆炸性增长。据权威数据显示,前两月国内新增低空经济相关企业 3035 家,同比激增 196.1%,创近十年同期增速新高。这一现象不仅标志着低空经济从政策概念加速向市场现实转化,更预示着一个万亿级新兴产业的全面崛起。


政策东风与技术突破双重驱动

低空经济的爆发式增长,源于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的深度共振。自 2021 年被纳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来,中央与地方政策持续加码:2024 年 “低空经济” 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 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将低空旅游、无人机消费列为重点发展方向。截至目前,全国已有 30 多个省份将低空经济纳入年度发展规划,浙江、广东等地通过资金补贴、空域试点等举措,形成 “政策高地” 效应。


技术突破则为产业发展注入核心动能。我国在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领域已形成全球竞争优势,民用无人机占据全球 70% 市场份额。亿航智能 EH216-S 型载人飞行器率先获得全球首张适航证,峰飞航空 V2000CG 完成吨级物流验证,技术迭代推动应用场景从农林植保向城市通勤、应急救援等领域拓展。


多元场景催生市场裂变

低空经济的价值正通过多元场景落地逐步释放:

消费升级:春节期间,上海至宜兴的 “空中快线” 将通勤时间缩短至 55 分钟,海南三亚的直升机观光日均接待游客超千人,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突破 500 亿元。

产业赋能:无人机巡检在电力、石化等领域覆盖率超 60%,极飞科技的山地授粉技术使山苍子雌花利用率提升至 90%,顺丰 “有人运输机 + 支线无人机” 物流网络覆盖全国 80% 县域。

公共服务:武汉获批 24 条低空航线,涵盖应急救援、城市治理等场景;杭州 “西湖云安” 平台实现无人机动态监管全覆盖,异常事件发现率提升至 90%。


产业链重构与区域竞合

当前,低空经济产业链已形成 “研发 - 制造 - 运营” 闭环。企查查数据显示,现存 7.7 万家相关企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 28.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 12%。广东、山东、江苏等地依托产业集群优势,分别聚集超 1.1 万家、6158 家、4155 家企业,形成 “南深圳、北潍坊” 的产业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资本与技术的双向流动加速产业升级。2023 年以来,低空经济领域融资事件超百起,重点投向 eVTOL 研发、智能飞控系统等领域。赛迪顾问预测,2025 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将突破 8500 亿元,2035 年有望达 3.5 万亿元,对 GDP 贡献度超 1%。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前景广阔,低空经济仍面临多重挑战:空域管理法规需进一步完善,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不足 30%,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规模化发展。对此,行业正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探索寻求突破:


标准体系建设:中国民航局牵头制定 eVTOL 适航标准,推动 “探测 - 识别 - 拦截” 低空防御体系落地。

生态协同发展:广汽、吉利等车企跨界布局飞行汽车,电网企业探索 “无人机 + 物联网” 智能巡检,形成 “海陆空” 立体化产业生态。

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 eVTOL 适航认证与商业化运营领先全球,正通过技术输出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结语

      当 3035 家新企业在低空领域抢滩登陆,一场关于空间重构与产业升级的革命悄然上演。从 “政策驱动” 到 “市场主导”,从 “技术突破” 到 “生态构建”,低空经济正以其独特的乘数效应,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这片千米之下的蓝海,不仅承载着人们对未来出行的想象,更孕育着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潜能。随着监管体系完善与技术持续迭代,低空经济或将重塑城市天际线,开启一个属于 “天空经济” 的崭新时代。

相关标签:
推荐新闻
推荐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I86-2967-566I

上班时间

周一~周五:9:00~18:00

公司电话

I86-2967-566I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