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I86-2967-566I

全国互联 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

专业负责高效,让资料递交等繁琐流程变得 SO EASY!

行业新闻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关于无人机飞行安全的最新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作者:星际之翼点击:11 发布时间:2025-03-05

近期,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关于无人机飞行安全的最新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无人机行业激起层层涟漪,其对整个无人机产业链的影响意义深远。这份征求意见稿旨在进一步强化无人机飞行活动的规范管理,切实保障民航飞行安全,内容涵盖多个关键方面。

一、飞行高度的明确限制

在飞行高度限制方面,征求意见稿有着清晰且严格的规定。于机场周边区域,考虑到民航客机起降的安全需求,无人机飞行高度被严格限定在极低范围,例如距离机场跑道一定半径内,无人机飞行真高不得超过 30 米。这是因为机场区域是民航运输的核心地带,无人机一旦进入该区域且飞行高度过高,极有可能与起降的民航客机发生碰撞,酿成灾难性后果。在人口密集区,如城市的市中心、大型居民社区等,无人机飞行高度同样受限,一般规定飞行真高不得超过 120 米。这主要是为了避免无人机坠落对地面人群造成意外伤害,同时防止其干扰城市上空的其他低空飞行活动,如直升机救援、城市管理巡查等。通过这些明确的高度限制,最大限度地降低无人机对民航客机及地面人员安全的潜在威胁。

二、飞行区域的精细划分

禁飞区:禁飞区范围囊括了众多重要场所。军事管理区,出于国防安全与军事活动保密性的考量,严禁无人机飞入,以防止其窥探军事设施、窃取军事机密。重要政府机关所在地,如政府大楼、外交部等核心政务区域,为维护国家安全与政府办公秩序,同样被列为禁飞区。核电站、炼油厂等具有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业设施区域,一旦无人机闯入,可能引发爆炸、泄漏等严重事故,因此也被严格划定为禁飞区。在这些区域,任何未经许可的无人机飞行行为都将受到严厉处罚。

限飞区:机场净空保护区是典型的限飞区,其围绕机场周边一定范围设置,对无人机飞行高度、速度等进行限制,保障民航客机起降安全。在一些大型活动举办场地,如举办奥运会、世界杯等国际赛事的体育场馆周边,或是举办重要政治会议的会议中心附近,在活动举办期间,为维护活动秩序与安全,也会临时划定为限飞区。在限飞区内,无人机飞行需提前向相关部门申请,经审批通过后,按照指定的时间、高度、航线等要求飞行。

适飞区:适飞区一般位于远离上述敏感区域的空旷地带,如偏远的郊外、未开发的山区等。在适飞区内,无人机飞行相对自由,但也并非毫无约束。飞手仍需遵守基本的飞行规则,如保持与人员、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不得进行恶意干扰其他飞行器等危险行为。同时,部分适飞区可能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飞行时间、无人机类型等作出一定限制,例如某些鸟类保护区周边的适飞区,可能在鸟类繁殖季节对无人机飞行时间进行限制,以减少对鸟类生存环境的干扰。

为确保这些区域划分得到有效执行,征求意见稿提出借助电子围栏等先进技术手段。电子围栏通过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设定虚拟边界,当无人机靠近或试图穿越禁飞区、限飞区边界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并可对无人机实施强制降落、返航等控制措施,实现对无人机飞行区域的精准管控。

三、无人机与有人机空域协调机制的建立

通信机制:征求意见稿要求无人机系统配备与有人机通信频段兼容的通信设备,以便在必要时能够与民航管制部门进行直接通信。当无人机计划在靠近有人机飞行空域的区域飞行时,飞手需提前通过该通信设备向民航管制部门报备飞行计划,包括飞行时间、飞行路线、飞行高度等关键信息。在飞行过程中,若遇到特殊情况,如无人机出现故障、通信中断等,飞手也可通过该通信设备及时向管制部门求助,管制部门则能根据实际情况,为无人机提供必要的引导与协助,确保其安全降落或采取其他应对措施。

避让机制:无人机应具备自动避让功能,通过搭载先进的传感器,如雷达、视觉传感器等,实时感知周边空域内有人机的位置、速度、航向等信息。当检测到与有人机存在潜在碰撞风险时,无人机系统能够自动计算并执行避让动作,调整飞行高度、速度或航向,避免与有人机发生碰撞。同时,飞手在操作无人机时,也需时刻保持对空域情况的关注,按照民航相关规定,在目视可见的情况下,主动避让有人机,遵循 “优先避让、安全第一” 的原则。例如,当无人机在低空飞行,发现有民航客机在高空准备降落时,飞手应立即操控无人机下降高度,并向远离客机降落航线的方向飞行,确保客机安全降落。

一旦该征求意见稿正式实施,对整个无人机产业链将产生全方位影响。对于无人机生产企业而言,需要加大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确保生产的无人机产品符合新规定中的各项技术要求,如具备精准的电子围栏功能、可靠的通信与避让设备等。这将促使企业不断优化产品设计,提升产品质量,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在运营模式上,无人机运营企业需更加注重飞行安全与合规性,建立完善的飞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飞手的培训,确保每一次飞行活动都严格遵守规定。同时,企业可能需要投入更多成本用于申请飞行许可、购买相关保险等,运营成本的增加将促使企业更加精细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对于广大无人机爱好者与从业者来说,需要深入学习新规定,提升自身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在享受无人机飞行乐趣与创造价值的同时,切实保障飞行安全与公共安全,共同推动无人机行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蓬勃发展。

相关标签:
推荐新闻
推荐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I86-2967-566I

上班时间

周一~周五:9:00~18:00

公司电话

I86-2967-566I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