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德仁院士提出空天地海时空智能新范式:开启测绘遥感智能化新纪元
- 顺达安科技突破无人机巡检技术瓶颈 红外夜视功能助力大型钢结构智能化检测
- 国产“九天”察打一体无人机:开启空中蜂群新纪元
- 2025“飞向北京・飞向太空” 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河北选拔赛在唐山盛大开幕
联系人: 杨女士
手机: I86-2967-566I
电话: I86-2967-566I
邮箱: xingjizhiyi@admin.com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丰镐东路33号陕西航空工业管理局院内办公楼4层
国产“九天”察打一体无人机:开启空中蜂群新纪元
在2024年的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诞生于西安的“九天”察打一体无人机首次亮相就备受关注。这款翼展达 25 米、最大起飞重量 16 吨的重型无人机,凭借其 “异构蜂巢任务舱” 设计,被誉为 “空中无人机航母”,预计今年6月底完成无人机首飞任务。
技术参数:重新定义察打一体无人机标准
“九天” 无人机采用涡扇发动机作为动力系统,最大飞行高度可达 1.5 万米,最快飞行速度达 700 千米 / 小时,最大航程 7000 公里,航时超过 12 小时。其 8 个外挂点可挂载 1000 公斤级制导炸弹、空空导弹、反舰导弹等重型武器,最大载荷达 6 吨,接近中型战斗机的载荷水平。这种高载重能力使其不仅能执行传统的对地打击任务,还可携带电子战吊舱、定向红外干扰系统等设备,提升自身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
更引人注目的是,“九天” 机腹内集成的 “异构蜂巢任务舱” 可容纳上百枚巡飞弹或小型无人机。通过这一设计,“九天” 可在敌方纵深区域释放蜂群,形成 “侦察 - 干扰 - 打击” 闭环,极大提升作战效能。这种 “母舰 + 蜂群” 的组合,使单架无人机的作战能力呈指数级增长,开创了分布式杀伤的新模式。
创新设计:模块化架构与蜂群协同技术
“九天” 采用开放式架构设计,配备可快速更换的模块化任务舱。通过换装不同载荷,它能在两小时内完成任务切换,灵活应对空运空投、信息支援、火力打击等多种需求。例如,更换为文物勘测任务舱后,可搭载数字全波形激光雷达、高光谱成像仪等设备,实现地下 5 米深度的文物探测,助力 “一带一路” 文化遗产保护;换装灭火干剂舱时,可一次性投放 4 吨干粉,有效应对森林火灾。
在蜂群协同技术方面,“九天” 的蜂巢任务舱支持多类型无人机协同作战。通过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可同步操控 128 个作战单元,在强电磁干扰下仍保持 95% 编队完整率。小型无人机可携带高爆弹药专攻雷达节点,巡飞弹实施区域覆盖,形成多层次打击网络。这种技术突破使 “九天” 在现代战争中具备非对称优势 —— 拦截 1 架 “九天” 需消耗 20 枚 “爱国者” 导弹,而其蜂群成本仅为防御经费的 1/50。
“九天” 无人机项目由陕西无人装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出需求,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完成气动设计,西安驰达依托阎良航空基地的产业集群优势承制。从 2023 年 12 月立项到 2025 年 6 月首飞,仅用 18 个月便完成全流程开发,展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高效协同能力。这种 “产学研用” 一体化模式,不仅加速了技术转化,也为未来军民融合项目提供了范本。
目前,“九天” 04 架机已完成机体结构装配,进入系统安装与测试阶段。首飞后,其将逐步验证蜂群协同、任务舱快速切换等核心功能,并计划在 2026 年前后进入量产阶段。军事专家指出,“九天” 的列装将重塑现代空战规则 —— 传统防空体系面对蜂群攻击时拦截成本剧增,而 “九天” 的模块化设计使其能快速适应战场变化,成为体系作战中的关键节点。随着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九天” 的智能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未来,它或将具备自主决策能力,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实现全自主作战。
-
2025-04-15内蒙古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在鄂尔多斯市盛大启幕
-
2025-04-08南方电网突破无人机勘测瓶颈 建筑物识别精度提升 30%
-
2025-05-04无人机测绘为城市应急救灾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
2025-05-16车顶 “小背包” 开启自驾新图景:比亚迪灵鸢系统重构智能出行体验
-
2025-03-19国网电力空间技术突破无人机路径规划:为智能电网装上 “智慧导航”
-
2025-05-13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将在深圳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