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I86-2967-566I

全国互联 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

专业负责高效,让资料递交等繁琐流程变得 SO EASY!

行业新闻

内蒙古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在鄂尔多斯市盛大启幕

作者:星际之翼点击:11 发布时间:2025-04-15

一、全域联动:构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新格局

2025 年 4 月 15 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 为主题,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司法厅、应急管理厅等多部门联合主办,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承办,通过 “主会场 + 分会场”“线上 + 线下” 的立体化传播矩阵,形成覆盖全区 12 个盟市的宣传教育网络。

启动仪式亮点纷呈:活动现场举行了 “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系列展馆” 授牌仪式,鄂尔多斯革命历史博物馆、国防教育馆等 6 家场馆被纳入国家级安全教育基地体系。仪式通过 5G 技术与呼伦贝尔边境哨所、阿拉善生态监测站等 10 个基层单位实时连线,展示边疆地区守边固防、生态保护的实践成果。现场发布的《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安全发展白皮书》显示,全区已建成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基地 127 个,年均开展各类宣教活动超 3000 场次。

创新形式引关注:4 月 14 日晚,鄂尔多斯城市核心区上演了一场融合科技与艺术的国家安全主题灯光秀。康巴什文化艺术中心外墙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动态呈现《国家安全法》颁布十年来内蒙古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等领域的成就。同期举办的无人机编队表演以夜空为幕,300 架无人机通过编程演绎 “筑牢北疆安全屏障”“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等立体光影造型,吸引超 10 万市民现场观看,线上直播点击量突破 500 万人次。


二、多维赋能:国家安全融入城市发展肌理

鄂尔多斯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和生态屏障,将国家安全理念深度融入城市治理实践,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安全教育范式。

能源安全专题论坛:在主论坛环节,国家能源局专家解读了《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安全保障条例(草案)》,提出构建 “风光氢储车” 一体化产业链的战略布局。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与国家电网签署协议,计划投资 200 亿元建设 “数字孪生能源网络”,通过 AI 算法优化能源调度,提升电网抗风险能力。现场发布的 “鄂尔多斯氢能产业发展白皮书” 显示,该市已建成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2025 年氢能产业链产值预计突破 500 亿元。

生态安全实践展示:在城市规划展览馆,“光伏长城” 工程沙盘吸引众多关注。该工程在库布其沙漠北缘建设 400 公里长的光伏治沙带,通过 “板上发电、板下治沙、板间种植” 模式,实现年发电 150 亿千瓦时、治理沙漠 1200 万亩的生态经济效益。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负责人透露,全市沙化土地面积较 2012 年减少 1200 万亩,植被覆盖率提升至 45%,成为全国首个 “碳中和城市” 试点。

基层治理创新案例:东胜区试点 “国家安全智慧社区”,通过安装智能安防设备、建立居民安全档案、开展应急演练等方式,将国家安全融入社区治理。康巴什区打造 “国家安全主题公园”,设置互动体验装置,市民可通过 VR 技术模拟边境巡逻、网络安全攻防等场景,累计接待体验者超 2 万人次。


三、全民参与: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活动期间,内蒙古创新推出 “六大行动”,推动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向纵深发展。

北疆卫士巡礼:组织 “最美守边人” 事迹巡演,邀请阿拉善盟边防战士、呼伦贝尔护林员等基层典型讲述戍边故事。鄂尔多斯市同步开展 “千名干部下基层” 活动,3000 名机关干部深入嘎查村,通过 “草原夜校”“蒙古包课堂” 等形式普及国家安全知识。

青少年筑基工程:全区 1200 所中小学同步开设国家安全微课堂,开展 “绘制安全地图”“我是小小安全员” 等实践活动。鄂尔多斯市第二中学与航天科技集团合作,开发 “太空安全” 虚拟现实课程,学生可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参与卫星轨道安全监测模拟。

网络安全攻防演练:自治区公安厅联合 360 公司举办 “北疆网络安全挑战赛”,设置数据窃取防范、勒索病毒应对等实战场景,吸引全国 120 支战队参赛。活动期间,“12339” 国家安全举报热线累计受理线索 137 条,同比增长 42%。

法治宣传矩阵:发布《内蒙古自治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促进条例》实施细则,在全区范围内开展 “国家安全法律知识竞赛”。鄂尔多斯市司法局制作蒙汉双语普法动漫《国安小将》,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单条播放量突破 100 万次。


四、战略纵深:打造国家安全示范高地

作为国家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内蒙古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推动形成 “大安全” 工作格局。

边境管控升级:在中蒙边境线部署 “智慧边防” 系统,整合无人机巡防、红外监测、AI 识别等技术,实现 24 小时无死角监控。满洲里口岸启用 “无感通关” 模式,通过生物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将通关时间压缩至 30 秒以内。

产业链安全保障:举办 “稀土产业链安全论坛”,推动包钢集团与中科院合作建立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突破高端钕铁硼磁体等关键技术。鄂尔多斯市启动 “芯片制造人才培养计划”,与清华大学联合开设微电子专业定向班,预计 2026 年培养专业人才 500 名。

应急能力提升: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发布《内蒙古自治区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十四五” 规划》,计划投资 80 亿元建设 12 个区域应急救援中心。鄂尔多斯市建成国内首个 “数字孪生城市安全运营中心”,可实时模拟洪水、地震等灾害场景,为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未来展望:构建国家安全长效机制

本次活动标志着内蒙古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进入 “系统化、常态化、精准化” 新阶段。下一步,全区将重点推进三大工程:

国家安全体系现代化工程: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规划(2025-2030 年)》,构建 “党委统筹、部门协同、社会参与” 的工作格局。

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提质工程:实施 “百城千屏” 工程,在全区公共场所设置 1000 块智能宣传屏,推送定制化安全知识;开发 “国家安全数字人”,通过 AI 技术提供 7×24 小时咨询服务。

国家安全人才强基工程:在内蒙古大学等高校设立国家安全学院,开设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新兴学科;建立 “国家安全专家智库”,吸引国内外顶尖人才参与决策咨询。


正如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在活动致辞中所说:“国家安全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关乎每个公民切身利益的现实命题。我们要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起点,让国家安全意识像草原上的格桑花一样,在北疆大地生根发芽、绽放异彩。”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内蒙古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定决心,更探索出一条边疆地区国家安全治理的新路径,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注入强劲动力。

相关标签:
推荐新闻
推荐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I86-2967-566I

上班时间

周一~周五:9:00~18:00

公司电话

I86-2967-566I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