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杨女士
手机: I86-2967-566I
电话: I86-2967-566I
邮箱: xingjizhiyi@admin.com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丰镐东路33号陕西航空工业管理局院内办公楼4层
中日联合主导发布全球首个无人机感知避障国际标准
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由中日联合牵头制定的无人机领域国际标准 ISO 15964《无人机感知与避障系统》。该标准由深圳美团低空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导,日本无线株式会社(JRC)等机构共同参与,填补了全球无人机感知避障领域的标准空白,标志着无人机安全运行进入规范化新阶段。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无人机在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农业植保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其在复杂环境中的安全运行成为全球关注焦点。感知与避障系统作为无人机的 "眼睛" 和 "大脑",直接决定其在城市楼宇、输电线路、人群密集区等场景中的任务执行能力。此前,各国在该领域缺乏统一技术规范,导致不同国家的无人机系统兼容性差,制约了行业全球化发展。
此次发布的 ISO 15964 标准,首次从系统架构、性能指标、安全要求三个维度建立全球统一规范。标准规定了无人机对航空器、建筑物、移动障碍物等目标的检测距离、安全间隔距离等核心参数,并针对起飞、巡航、着陆等全飞行阶段制定了应急避障策略。例如,标准明确要求无人机在 60 米至 4000 米高度范围内,对直径大于 0.5 米的障碍物检测距离不小于 200 米,安全避障响应时间不超过 0.8 秒。
二、中日合作的技术突破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中方团队依托美团无人机在城市复杂场景的实践经验,将其第四代无人机的六向感知技术、智能降落伞三级安全保障等自研成果转化为标准要求。美团第四代无人机采用双余度飞行控制架构,通过激光雷达、视觉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的融合感知,可实现 0.1 米的障碍物识别精度,并在 2024 年深圳暴雨天气中完成 1200 余单配送任务,验证了技术可靠性。
日本无线株式会社(JRC)则贡献了其在航空雷达系统领域的技术积累,例如 MLAT(多点定位)技术被纳入标准中的多传感器融合检测方案。该技术通过多个地面基站协同定位,可将无人机对移动目标的追踪精度提升至 0.5 米,有效应对城市环境中的突发障碍物。
三、标准实施的产业影响
(一)技术规范化推动全球市场
标准的发布为无人机制造商提供了明确的研发指引。以物流无人机为例,符合 ISO 15964 的机型将更容易通过欧美国家的适航认证。目前,美团无人机已在迪拜、新加坡等国际市场落地,其符合该标准的机型预计 2025 年出口量增长 40%。
(二)安全性能提升降低事故风险
标准对检测距离和响应时间的强制要求,将显著降低无人机碰撞事故率。据统计,2024 年全球因无人机避障失效导致的事故中,83% 涉及检测距离不足问题。实施该标准后,预计此类事故可减少 60% 以上。
(三)中国技术标准的全球话语权
作为标准主导方,中国在无人机感知避障领域的技术优势已转化为国际规则制定权。目前,ISO/TC20/SC16 无人机分委会中,中国主导的《无人驾驶 eVTOL 安全要求》《民用轻小型多旋翼无人机机巢系统试验方法》等多项标准正在推进,形成从单机到系统的全链条标准体系。
-
2025-03-313分钟极速下山!贵州顺丰无人机开辟春茶运输 “空中走廊”
-
2025-03-21武汉马拉松赛事期间实施全空域管制 打造 "零干扰" 安全环境
-
2025-04-23我国自主研制的翼龙无人机在三江源地区成功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
-
2025-04-01西科斯基 “旋翼吹气式机翼” 无人机完成关键测试 开启垂直起降无人机技术新篇
-
2025-03-20俄乌局势持续紧张:俄南部油库遭无人机袭击引发千平米火情
-
2025-03-25"九天" 无人机首飞在即:中国无人机领域的里程碑式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