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I86-2967-566I

全国互联 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

专业负责高效,让资料递交等繁琐流程变得 SO EASY!

行业新闻

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启用工业无人机运输 破解山岭重丘区施工难题

作者:星际之翼点击:13 发布时间:2025-05-07

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作为广东省 “十四五”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工程,全长 88 公里,途经揭阳市揭东区和梅州市丰顺县、兴宁市、梅县区,计划将现有双向四车道升级为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提升至 100 公里,预计 2026 年建成通车。该项目是广东首条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沿线地质条件复杂,高边坡、深路堑、隧道群密集,施工难度极大。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粤东北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能力,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1. 在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中,工业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

材料运输:针对陡峭边坡(如垂直高度近 30 米的三级边坡),无人机单次可吊运 60-70 公斤的隔离栅、混凝土等交安设施材料,往返仅需 5 分钟,单班运输效率较人力提升近 10 倍。

设备转场:对于重达 2800 公斤的补勘钻机,项目采用拆解后分批次运输的方式,单次吊运能力达 200 公斤,仅需 1 天即可完成设备转场,较传统人力搬运效率提升显著。

混凝土浇注:无人机搭载料斗,可精准将混凝土倾倒至基坑,10 分钟内完成单个隔离栅基础砼浇注,减少人工攀爬风险。

2. 核心技术参数

载重能力:工业级无人机最大载重达 200 公斤,可满足多数施工材料运输需求。

续航能力:配备多组电池循环充电,实现 “无限续航”,确保 24 小时不间断作业。

定位精度:采用高精度 RTK 定位技术,配合三维建模航线规划,运输精度误差小于 0.5 米。

3. 经济效益

人力成本:传统人工运输需 8-10 人协作,无人机运输仅需 2-3 人操作,人力成本降低 70% 以上。

工期优化:钻机转场时间从 3 天压缩至 1 天,关键工序工期缩短 50%。

安全保障:减少人工攀爬陡峭边坡的风险,项目自启用无人机以来,未发生一起因运输导致的安全事故。


技术亮点:“空地协同” 的智慧施工体系

1. 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项目引入 “无人机 + AI 算法” 的智能调度系统,实现以下功能:

自动任务规划:基于三维地形模型,系统自动生成最优飞行路线,规避障碍物和禁飞区。

实时监控预警:通过无人机搭载的红外传感器和视觉识别模块,实时监测运输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货物松动、电池电量不足),并自动触发警报。

数据闭环管理:运输数据(如飞行轨迹、载重记录)实时上传云端,形成施工日志,便于追溯和优化。

2. 多技术融合创新

能源补给:采用太阳能充电基站与移动充电车结合的方式,解决偏远山区电力供应难题。

集群通信:3 台无人机组成运输编队,通过 5G 网络实现多机协同作业,提升运输效率。

应急响应:遇突发天气(如暴雨、大风),无人机可自动返航至就近机巢,并启动备用运输方案。


结语:科技赋能交通强国建设

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启用工业无人机运输,不仅是破解山岭重丘区施工难题的创新实践,更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缩影。随着技术迭代和政策支持,无人机运输将在更多复杂场景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相关标签:
推荐新闻
推荐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I86-2967-566I

上班时间

周一~周五:9:00~18:00

公司电话

I86-2967-566I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