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人机水质监测:实现“分钟级”采样 不怕大风天气 无人机守护市民“杯中清水”
- 山东吉和测绘发布新型测绘装置专利:重构无人机测绘稳定性技术范式
- 安徽铁塔联合发布《低空 + 无人机应用场景白皮书》:构建低空经济发展新范式
- 宝坻搭建低空安全新生态:“净空 2025” 展洽会开启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篇章
联系人: 杨女士
手机: I86-2967-566I
电话: I86-2967-566I
邮箱: xingjizhiyi@admin.com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丰镐东路33号陕西航空工业管理局院内办公楼4层
彩虹无人机突破垂直起降技术壁垒:舵控式设计开启低空作战新纪元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旗下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于 2025 年 5 月正式公布的 "一种舵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及其起降控制方法" 专利(授权公告号 CN112298547B),标志着全球无人机技术进入 "无倾转机构" 的全新时代。该专利通过全动平尾与螺旋桨协同控制技术,彻底摒弃了传统倾转旋翼机的复杂机械结构,实现了垂直起降与固定翼巡航的无缝衔接。
核心技术架构:
气动布局创新:采用细长机身设计,尾部对称布置水平尾翼(含活动舵面)与双垂尾,主翼后缘安装 4 组涵道螺旋桨(2 组主动力 + 2 组副动力),形成 "双冗余推进 + 全向舵控" 的复合控制系统。
动力分配逻辑:垂直起降阶段,主动力螺旋桨提供 80% 升力,副动力螺旋桨通过差动控制实现 ±15° 滚转调整;水平巡航时,主动力螺旋桨转为前向推力,副动力螺旋桨停转以降低能耗。
模态转换算法:基于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NLESO)的轨迹跟踪控制模型,可在 2.3 秒内完成垂直悬停到固定翼飞行的姿态切换,较传统倾转旋翼机响应速度提升 3 倍。
技术优势解析:
结构极简主义:取消倾转机构后,机身重量减少 18%,维护工时降低 65%,故障率下降至 0.02 次 / 千小时。
动力效率跃升:采用涵道螺旋桨设计,推进效率较开放式螺旋桨提高 8%,在海拔 4000 米高原仍能保持 90% 额定推力。
控制精度革命:全动平尾提供 ±12°/ 秒的俯仰控制速率,配合副动力螺旋桨的差动调节,可实现悬停位置误差≤0.5 米。
-
2025-03-19中央空管办亮剑无人机扰航:构建 “天空防护网” 守护民航安全
-
2025-04-14俄乌冲突新拐点:无人机 "斩首" 俄军核心铁路枢纽
-
2025-05-05无人机植保:现代农业的绿色革命与未来图景
-
2025-04-03长春长光博翔无人机获翼间连接结构专利 创新设计破解长航时无人机气动效率难题
-
2025-03-22深圳光明区开启校园低空物流新时代:首条无人机高校快递航线正式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