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德仁院士提出空天地海时空智能新范式:开启测绘遥感智能化新纪元
- 顺达安科技突破无人机巡检技术瓶颈 红外夜视功能助力大型钢结构智能化检测
- 国产“九天”察打一体无人机:开启空中蜂群新纪元
- 2025“飞向北京・飞向太空” 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河北选拔赛在唐山盛大开幕
联系人: 杨女士
手机: I86-2967-566I
电话: I86-2967-566I
邮箱: xingjizhiyi@admin.com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丰镐东路33号陕西航空工业管理局院内办公楼4层
美军 ULTRA 无人机震撼亮相:80 小时续航重塑战场规则
近日,美国空军正式公布无人长航时战术侦察机(ULTRA)的实战部署画面。这款由 DZYNE Technologies 公司基于德国 Stemme S12 滑翔机改装的新型无人机,凭借80 小时超长续航、180 公斤有效载荷和800 万美元单价的颠覆性组合,正在改写全球侦察作战规则。
核心技术突破:
气动设计:采用 25 米大展弦比机翼(翼展超波音 737)和 T 型尾翼,升阻比达 30:1,配合涡轮增压器实现 7620 米升限,巡航速度 70 节(约 130 公里 / 小时)。
动力系统:搭载 Rotax 914 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配合滑翔机模式切换技术,可在 5 秒内从动力飞行转为无动力滑翔,油耗降低 40%。
模块化载荷:支持光电 / 红外传感器、合成孔径雷达(SAR)、电子战吊舱等 180 公斤载荷,可同时执行多目标侦察。
战略价值:破解 "高成本、低效率" 困局
美国空军对 ULTRA 的定位直指现有侦察体系的致命短板:
成本对比:ULTRA 单价仅为 MQ-9"死神" 的 27%(800 万 vs 3000 万),且维护成本降低 60%,可实现 "损失 - 补充" 的战时快速迭代。
任务重构:传统 ISR 平台需频繁轮换(如 RQ-4 全球鹰每 32 小时返航),而 ULTRA 单架即可覆盖 24000 公里航程,从意大利基地起飞可同时监视非洲、中东和欧洲。
战场适应性:在印太地区,ULTRA 可从关岛基地起飞,连续 80 小时覆盖南海至马六甲海峡,解决 "基地距离远、任务密度高" 的痛点。
实战部署:中东首秀与全球布局
2024 年 5 月,ULTRA 在阿联酋阿尔达夫拉空军基地完成首次实战部署,执行针对也门胡塞武装的侦察任务:
任务细节:单架 ULTRA 可携带 6 套光电传感器,对红海航道进行 24 小时动态监控,识别 0.3 米级目标,配合卫星链路实时回传数据。
战术创新:通过 "点选式" 卫星指挥系统,操作员可在弗吉尼亚州基地直接操控 ULTRA 在阿拉伯海上空执行电子战任务,干扰敌方雷达。
后续计划:美国空军计划 2025 年前采购 4 架 ULTRA,2027 年形成 20 架规模,重点部署日本、关岛和波兰,构建覆盖欧亚的 "低空侦察网络"。
技术护城河:DZYNE 的 "低成本魔法"
DZYNE 公司通过三大策略实现性能与成本的平衡:
逆向工程:将 Stemme S12 滑翔机的商用机体改装为军用平台,复用 70% 的现成部件,研发周期压缩至 10 个月。
开源生态:采用 Android 系统开发飞控软件,支持第三方开发者编写任务规划程序,降低定制化成本。
抗干扰设计:集成 GPS 抗欺骗模块和跳频通信系统,在乌克兰战场实测中,其通信成功率较 MQ-9 提升 85%。
全球博弈:ULTRA 引发的军备竞赛
ULTRA 的出现已触发连锁反应:
盟友跟进:英国计划采购 6 架 ULTRA,用于北海油气田监控;澳大利亚将其纳入 "太平洋侦察网络",替代老化的 P-8A 反潜机。
对手反制:俄罗斯加速推进 "猎户座" 无人机升级,将续航从 24 小时延长至 48 小时;伊朗则推出 "阿拉什" 滑翔侦察无人机,宣称可在霍尔木兹海峡滞空 72 小时。
民用转化:DZYNE 正与亚马逊合作开发 "ULTRA-M" 物流版,计划 2026 年实现跨大西洋无人机货运,单程成本较货机降低 90%。
-
2025-05-16郑州交警启用无人机空中执法系统 科技赋能电动车管理新范式
-
2025-03-15通号低空智能无人机首飞成功 开创西南峡谷地区智慧物流新纪元
-
2025-04-01延庆打造首都未来低空经济城,已建成无人机物流等12类试验网络
-
2025-04-01西科斯基 “旋翼吹气式机翼” 无人机完成关键测试 开启垂直起降无人机技术新篇
-
2025-03-28美国批准向卡塔尔出售 19.6 亿美元无人机系统 强化中东盟友情报监视能力
-
2025-03-17慕尼黑郊区无人机与医疗直升机碰撞事故:未注册飞行器酿空域安全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