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I86-2967-566I

全国互联 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

专业负责高效,让资料递交等繁琐流程变得 SO EASY!

行业知识

中国无人机测绘企业分析与2024年行业招投标情况分析

作者:星际之翼点击:10 发布时间:2025-03-27

一、行业规模:无人机测绘企业数量与结构

1. 企业总量与增长动力

截至2024年6月,全国注册开展无人机测绘业务的企业数量达4500家,较2020年(约1200家)增长27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驱动因素:

政策推动:自然资源部《实景三维中国建设规划》明确要求“2025年前完成80%城市级三维建模”,无人机成为核心工具;

技术成熟:激光雷达(LiDAR)、倾斜摄影等技术的普及,使测绘效率提升10倍以上;

市场需求:国土调查、智慧城市、灾害监测等领域需求激增,2023年行业规模突破200亿元。


2. 企业所有制结构分析

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约225家

国企主要依托测绘院、地矿系统及大型基建央企布局,典型代表包括: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导全国高精度测绘基准网建设;

中铁测绘院:承担高铁、跨海大桥等重大工程测绘,年营收超15亿元;

省级测绘院:如广东测绘院、浙江测绘院,在区域地理信息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

国企优势在于资质齐全、项目经验丰富,但市场化服务能力较弱。


民营企业:约4275家(占比95%)

民企凭借灵活性和技术创新成为市场主体,头部企业包括:

大疆行业应用:市场份额超40%,Mavic 3E测绘版实现1:500免像控精度;

飞马机器人:专注无人机LiDAR,在电力巡检领域中标率超60%;

区域服务商:如武汉天际航、成都睿铂科技,通过本地化服务占据细分市场。


3. 区域分布特征

东部地区集中:长三角(30%)、珠三角(25%)、京津冀(20%)合计占比75%;

中西部潜力市场:四川、陕西因地质灾害监测需求,企业数量年增速超50%;

政策高地效应:海南自贸港将无人机测绘纳入“智慧海岛”建设核心,企业数量两年翻三番。


二、2024年无人机测绘招投标市场全景

1. 招投标规模与核心领域

2024年1-6月,全国无人机测绘招投标项目总量达6800项,中标金额63亿元,同比增长55%。主要应用场景包括:

国土调查(40%):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后续项目(如江苏农村宅基地确权预算2.8亿元);

智慧城市(30%):实景三维建模(如深圳“数字孪生城市”项目预算4.5亿元);

灾害监测(15%):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如甘肃陇南山体滑坡监测项目);

能源基建(15%):光伏电站地形测绘、输电线路巡检(如国家电网2024年特高压线路勘测项目)。


2. 竞争格局与中标特征

国企垄断高精度项目:在1:500及以上比例尺测绘标的中,省级测绘院中标率超70%;

民企技术差异化竞争:飞马机器人凭借0.05米LiDAR点云精度,在电力巡检领域中标12个项目;

价格竞争加剧:1:2000地形图测绘单价从2022年的8元/平方公里降至4.5元/平方公里。


3. 典型案例分析

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浙江试点):预算3.2亿元,要求城市建模精度≤3厘米,大疆联合武汉大学遥感团队中标;

川藏铁路地形测绘工程:三年期框架协议7.8亿元,中铁测绘院采用垂起固定翼无人机完成5000公里高海拔测绘;

南方电网激光雷达巡检项目:飞马机器人以“无人机+AI缺陷识别”方案击败传统人工巡检团队。


三、参与重大招投标的核心策略

1. 资质门槛与合规准备

基础资质: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

无人机测绘企业服务能力等级资质证:甲级/乙级测绘资质;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空域使用备案(通过UTMISS系统提前申报)。

专项资质:

保密资质(参与军事、边境测绘项目必备);

地质灾害评估资质(监测类项目强制要求);

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享受投标加分)。


2. 技术方案设计要点

精度与效率并重:

国土调查项目:突出多光谱相机NDVI分析能力(植被覆盖识别准确率≥95%);

实景三维建模:展示ContextCapture等软件的空三建模效率(单架次处理1000张影像);

电力巡检:集成红外热成像与点云分析功能(缺陷识别率≥98%)。

数据安全合规:

采用国产化加密存储设备(符合《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安全条例》);

建立独立内网数据处理环境(涉密项目强制要求)。


3. 商务策略优化路径

联合体投标:

民企与测绘院组成联合体(如技术方+资质方);

与数据处理企业合作(如超图软件、航天宏图)。

创新服务模式:

提供“数据即服务”(DaaS)订阅(如按平方公里收费的实景三维数据更新);

推出“设备租赁+技术培训”套餐(降低客户初始投入)。


四、行业趋势与风险预警

1. 技术融合加速

AI自动化处理:大疆推出“智图”系统,实现遥感影像自动解译(节省80%人工);

星地协同测绘:长光卫星联合无人机企业开展“吉林一号+无人机”空天一体化监测;

轻量化LiDAR普及:北科天绘发布1.2kg机载激光雷达,成本降至10万元。


2. 政策与市场风险

资质门槛提高:2024年甲级测绘资质新增“自主可控数据处理能力”要求;

数据安全审查:外资持股超5%的企业禁止参与省级以上基础测绘项目;

低价竞争恶化:中小项目利润率压缩至10%-15%,部分企业陷入亏损。


五、企业突围建议

深耕垂直领域:

锁定水利、电力等重需求行业,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

拓展文化遗产数字化(如敦煌石窟三维建模)等新兴场景。

构建数据资产壁垒:

建立行业专题数据库(如全国输电杆塔点云库);

开发AI训练数据集(如地质灾害影像样本库)。

强化合规能力:

设立数据安全官(DSO)岗位,通过ISO 27001认证;

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如《无人机测绘成果质量检查规程》)。

相关标签:
推荐新闻
推荐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I86-2967-566I

上班时间

周一~周五:9:00~18:00

公司电话

I86-2967-566I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