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I86-2967-566I

全国互联 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

专业负责高效,让资料递交等繁琐流程变得 SO EASY!

行业知识

什么是农用无人机特定类无人机操控员?有什么特别?

作者:星际之翼点击:14 发布时间:2025-03-23

一、政策背景与等级定位

2024 年 1 月 1 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实施后,我国无人机驾照体系迎来结构性调整。针对农林牧渔等专业领域的作业需求,民航局联合农业农村部创新设立 "特定类无人机操控员" 等级,该类别主要面向使用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 150 千克的农用无人机开展植保、播种等作业的人员。这一调整既延续了传统驾照体系对视距内、超视距驾驶员的分类管理,又通过差异化政策满足了农业现代化的特殊需求。


二、新增时间节点与实施依据

"特定类无人机操控员" 等级的设立与《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同步生效。根据条例规定,从事常规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作业的人员无需取得传统 CAAC 执照,但需通过生产企业或其委托机构组织的专业培训与考核,获得操作证书后方可上岗。这一政策突破了传统航空监管框架,将农业作业纳入特殊管理范畴,既降低了专业领域的准入门槛,又通过标准化培训保障了作业安全。


三、资质获取与管理机制

培训考核:申请人需完成理论知识(法律法规、机械原理等)、基础操作(起降控制、应急处理)和田间作业(精准喷洒、航线规划)三大模块培训。考核通过后颁发长期有效的操作证书,已持证人员转岗其他型号时可免修理论课程。

监管主体:由农业农村部门协同民航局进行行业管理,区别于 CAAC 主导的通用航空监管体系。

准入条件:年龄下限放宽至 14 周岁(需监护人同意),学历要求初中及以上,显著降低了专业领域的人才准入门槛。


四、与传统驾照的核心差异

适用范围:限定于农林牧渔区域的低空作业(通常高度低于 15 米),无需申请空域审批

证件效力:操作证书仅限特定作业场景使用,不得用于航拍、物流等其他领域;

培训模式:采用 "企业自主培训 + 行业备案" 模式,区别于传统驾照的第三方机构培训机制;

监管要求:作业数据需接入农业农村部门监管平台,实现农药使用量、作业轨迹等关键信息可追溯。


五、行业影响与实践案例

新规实施后,广西、山东等地已建立 "培训 - 考核 - 发证" 全流程服务体系。以植保无人机操作为例,飞手通过 56 学时培训即可掌握农药配比、地形规避等专业技能,较传统超视距驾照培训周期缩短 40%。截至 2025 年,全国持证农用飞手突破 12 万人,推动农业机械化率提升 3.2 个百分点。


六、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低空经济深化发展,特定类驾照体系将向物流、巡检等领域延伸。民航局计划 2026 年启动 "特定类 Ⅱ 级" 资质认证,针对载重 300 公斤级以下的工业无人机设置专项标准。同时,操作证书将纳入全国统一的无人机云监管平台,实现作业轨迹可追溯、安全风险可预警。这一制度创新既降低了专业领域的准入门槛,又通过标准化培训保障了作业安全,为我国无人机产业精细化发展提供了制度范例。

相关标签:
推荐新闻
推荐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I86-2967-566I

上班时间

周一~周五:9:00~18:00

公司电话

I86-2967-566I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