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I86-2967-566I

全国互联 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

专业负责高效,让资料递交等繁琐流程变得 SO EASY!

行业知识

无人机企业必办资质"两件套":民用无人机运营合格证和企业服务能力等级资质证

作者:星际之翼点击:182 发布时间:2025-03-22

一、民用无人机运营合格证:企业合法经营必办资质

     自 2024 年 1 月《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实施以来,民用无人机运营合格证已取代原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成为企业从事非微型无人机商业活动的法定准入凭证。该资质由民航局或地区管理局颁发,要求企业具备三大核心条件:

微信图片_20250302112442.jpg

1、组织架构与人员配置

需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持有 CAAC 执照的操控人员(小型及以上无人机驾驶员),并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2023 年底民航局数据显示,全国持证驾驶员超 19.4 万人,但企业需确保人员与航空器数量的合理配比。

2、设备与技术保障

需提供航空器采购证明、适航文件及维护方案,确保设备符合安全标准。例如,某物流企业因将多架中大型无人机登记在个人名下导致初审失败,后通过企业主体重新认证才完成资质申领。

3、制度与风险管理

需提交包含飞行计划、应急预案的运行手册,以及运行风险评估报告。2018 年首批申请企业中,47% 因未通过风险评估被退回,主要涉及农林作业等高风险场景的管控措施缺失。


办理流程通过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UOM)” 在线完成,企业需上传工商证照、人员合同等 8 类材料。特别注意:2023 年 12 月民航局开通 “绿色通道”,要求现有通航企业补报数据以快速换证,逾期将影响运营连续性。


二、企业服务能力等级资质证:企业参与重大招投标项目的进阶资质

在满足基础准入后,企业服务能力等级资质成为拓展市场的重要支撑。这一体系通常包含:

民用无人机不分类.jpg

1、行业专项认证

农业领域:需通过农药喷洒作业安全认证(如中国农业农村部的植保无人机操作规范)

测绘领域:需具备乙级及以上测绘资质(如自然资源部认证)

安防领域:需符合 GA/T 1311《无人机系统反制技术要求》

2、质量与安全体系

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ISO 45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民航局《民用无人机系统安全评估指南》符合性声明

3、技术创新能力

专利证书(如多旋翼避障技术、垂直起降控制系统)

软件著作权(如地面站管理系统、数据处理平台)

第三方检测报告(如电磁兼容性、抗风等级认证)

以某应急救援企业为例,其通过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的 “无人机应急救援服务能力一级认证”,结合无人机运营合格证,成功中标多个省级灾害监测项目,溢价率达 20%。


三、资质协同效应与办理策略

1、政策窗口期把握

2024 年为新旧资质过渡期,企业应优先完成运营合格证换证,同步规划专项资质申报。例如,某物流企业在 2023 年 12 月提前补报数据,成为首批通过绿色通道换证的企业,为开拓跨境物流业务争取了先机。

2、区域政策红利利用

华东、中南地区民航管理局对创新应用(如物流、巡检)设置专项评审通道,企业可结合地方产业政策(如深圳的无人机产业补贴)制定资质组合方案。

3、数字化工具应用

使用 UOM 平台的智能填报系统,可自动校验材料合规性。某测绘公司通过该系统发现运行手册中的空域申请流程缺失,及时修正后缩短审批周期 15 天。


四、未来趋势与建议

1、资质动态管理

民航局计划建立 “资质异常名录”,对连续两年未更新技术能力的企业启动降级程序。企业需建立年度资质审计制度,确保人员、设备、制度的持续合规。

2、跨界融合认证

住建部 “四库一平台” 已将无人机测绘业绩纳入建筑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议企业在申报运营合格证时同步备案项目数据,为进入智慧城市等新领域奠定基础。

3、国际互认布局

中国已与欧盟、澳大利亚等地区启动无人机资质互认谈判,持有 CAAC 运营合格证及 ISO 29468(无人机系统安全要求)的企业将优先获得国际订单。


结语:

无人机企业的资质建设如同构建 “双轮驱动” 体系 —— 运营合格证是准入的 “硬门槛”,服务能力等级资质是发展的 “助推器”。在低空经济政策红利释放期,企业需以运营合规为基础,以技术能力为导向,构建差异化的资质矩阵,方能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建议通过专业服务机构制定 “一企一策” 方案,实现资质申报与业务拓展的高效协同。

相关标签:
推荐新闻
推荐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I86-2967-566I

上班时间

周一~周五:9:00~18:00

公司电话

I86-2967-566I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