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I86-2967-566I

全国互联 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

专业负责高效,让资料递交等繁琐流程变得 SO EASY!

行业知识

无人机农业植保企业需要办理无人机运营合格证吗?

作者:星际之翼点击:12 发布时间:2025-03-20

     农业无人机植保作为精准农业的重要技术手段,凭借作业效率高、农药利用率好等优势,已成为现代农业的标配工具。然而,随着《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的深入实施,农业植保企业的合规运营面临新要求。本文从政策依据、办理条件、实操流程三个维度,系统解析无人机运营合格证(以下简称“合格证”)的办理必要性及具体要求。


一、政策依据:是否需要办理运营合格证?

根据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农业植保企业的无人机运营资质要求分为两类:

1、无需办理的情形

常规农用作业:农场自用且作业范围在自有农田内,使用最大起飞重量≤150 千克的无人机,在农林牧渔区域上方的适飞空域内开展喷洒、播种等作业,无需申请运营合格证,但需遵守飞行高度、空域报备等基础规定。


2、需办理的情形

超范围经营:若企业涉及航拍测绘、物流运输等非农业领域的无人机运营,或使用起飞重量>150 千克的机型,必须申请运营合格证。

经营性活动:从事营利性无人机服务(包括为农户提供有偿植保服务、参与政府统防统治项目等,无论无人机自有或租赁),需满足运营安全评估条件,取得民航局颁发的运营合格证。

其他规定:作业区域涉及人口密集区(距建筑聚集区≤500米)或者使用超视距(BVLOS)飞行模式,需要办理无人机运营合格证。


典型案例:

2023年山东某农业合作社使用大疆T40无人机(MTOW 47kg)开展跨区小麦条锈病防治,因未办理合格证被处以8万元罚款,并暂扣作业设备。此案明确传达监管信号:商业化植保服务必须持证经营。


二、运营合格证的申请条件与流程

1、申请主体要求

资质基础:企业需为营利法人,具备安全管理机构、专业飞手团队(持有操作证书)及符合标准的无人机设备。

设备要求:无人机需通过适航认证,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避障系统、数据记录仪)。

制度建设:建立飞行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及人员培训机制,确保持续符合安全运营标准。


2、申请流程

线上填报:通过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UOM)” 提交申请,填写企业信息、无人机型号、作业范围等内容。

材料提交:上传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明、设备采购证明、风险评估报告等文件。

审核与评估:民航局会审核、评估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等内容。

发证与查询:通过审核后获发电子证书,可在 “通用航空管理系统” 验证真伪。


三、运营合格证的适用场景与价值

1、扩大业务边界

持有运营合格证的企业可合法开展航拍测绘、应急救援等多元化服务,突破单一农业场景限制。

部分地方政策将运营合格证作为政府招标项目的准入条件,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2、提升行业信任度

证书是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权威背书,有助于获取农户、合作社等客户的长期合作。

在保险理赔、事故处理中,持证企业可更高效地划分责任,降低法律风险。


四、植保企业的合规建议

1、精准判断业务需求

若仅从事常规农用作业(如 150 千克以下无人机喷洒),可专注于飞手培训与设备维护,无需额外申请运营合格证。

涉及跨领域服务或大型设备的企业,需提前规划资质申请,避免业务合规风险。

2、关注飞手资质与操作规范

飞手需通过企业或第三方机构的培训考核,取得操作证书,且作业时需遵守年龄限制(如 18 周岁以上)。

建立飞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确保作业安全。

3、优化设备与技术配置

选用符合适航标准的植保无人机(如大疆 T 系列、极飞 P 系列),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探索 AI 航线规划、多机协同作业等技术,提升作业效率与安全性。


五、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政策动态:民航局正推进《民用无人机适航管理标准》修订,未来或对农用无人机的适航认证提出更高要求。

技术融合:5G 远程操控、集群作业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将推动植保无人机向智能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结语

     农业植保企业是否需要办理无人机运营合格证,取决于业务类型与设备规格等不同情况。常规农用作业可享受政策豁免,而多元化服务或大型设备运营则需持证经营。企业应结合自身需求,在合规框架内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技术升级与管理创新,把握无人机农业应用的市场机遇。

相关标签:
推荐新闻
推荐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I86-2967-566I

上班时间

周一~周五:9:00~18:00

公司电话

I86-2967-566I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