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丰泽科技斩获无人机螺旋桨快拆专利 开启行业效率革命新篇章
- 山西煤田地质物探测绘院斩获无人机倾斜摄影专利 开启矿山测绘智能化新征程
- 成都创新桥梁检测模式: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作战,效率提升超 50%
- 民用无人机企业服务能力等级资质证哪家好?如何选择?
联系人: 杨女士
手机: I86-2967-566I
电话: I86-2967-566I
邮箱: xingjizhiyi@admin.com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丰镐东路33号陕西航空工业管理局院内办公楼4层
东部战区发布《降妖除魔》无人机侦察视频 多维震慑展现 “全时域掌控” 战略
2025 年 4 月 1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发布的军事行动主题视频《降妖除魔》引发广泛关注。视频中,解放军无人机对台湾岛海岸线、城市街道及重要地标实施高精度侦察,画面清晰呈现台北 101 大楼、基隆港等关键区域的细节,配合正在进行的 “海峡雷霆 - 2025A” 联合演习,不仅展现了解放军无人机体系的实战能力,更在心理战与舆论战层面释放出强烈震慑信号。
一、无人机 “天眼” 穿透迷雾 精准构建战场透明化优势
视频中,无人机镜头以稳定的第一视角掠过台湾岛沿海滩涂与城市建筑群,山峦地貌、交通路网乃至街面车辆的轮廓均清晰可辨。这种毫米级分辨率的侦察能力,依托于解放军新一代长航时无人机的技术突破。据军事专家分析,执行任务的无人机很可能包括具备隐身设计的 BZK-005 型中高空侦察机,其翼展超 20 米,续航时间达 40 小时以上,可在 20 至 100 公里的临近空间实施全天候监控,既能规避传统防空火力威胁,又能通过合成孔径雷达与光电载荷实现多模态数据采集。台媒此前多次抱怨 “无法追踪解放军无人机轨迹”,侧面印证了其卓越的隐身性能与机动优势。
东部战区选择在演习期间发布此类画面,本质上是对 “台独” 势力的精准心理施压。正如国防大学教授张弛所言,无人机传回的清晰影像,直接打破了岛内分裂势力营造的 “安全幻觉”—— 当台北街头的动态都能被实时掌握,所谓 “不对称战力” 在解放军立体化侦察体系面前已形同虚设。这种 “看得见、看得清” 的能力,不仅为后续军事行动提供情报支撑,更在舆论场形成 “降维打击”,动摇 “台独” 分子的抵抗意志。
二、“海峡雷霆 - 2025A” 演习:空海协同织密封控网络
视频发布正值东部战区 “海峡雷霆 - 2025A” 演习关键阶段。此次演习以 “查证识别、警告驱离、拦截扣押” 为核心科目,整合陆军远箱火、海军驱护舰、空军歼击机与火箭军导弹部队,构建起海空立体封控体系。无人机在其中扮演 “神经末梢” 角色:一方面,通过前出侦察为远箱火分队提供目标坐标,助力其对台岛模拟港口、能源设施实施 “米级精度” 的实弹打击;另一方面,与预警机、干扰机协同,实时监控台军动态,确保演习区域的制空权与制信息权牢牢掌握在解放军手中。
值得关注的是,演习代号 “海峡雷霆” 本身即充满战略隐喻。军事科学院专家付征南指出,这标志着解放军遏制 “台独” 的手段从以往的 “联合利剑” 威慑,升级为 “雷霆万钧” 的全维度压制,旨在通过高频次、多波次的实战化演训,将围困 “台独” 的 “笼子” 扎得更紧。无人机的持续临空侦察,正是这一战略的具象化 —— 既以非接触方式降低直接冲突风险,又以 “存在感” 极强的态势展示,让岛内势力清晰感知 “一举一动皆在掌控” 的压力。
三、舆论战与心理战的双重出击:从技术碾压到意志瓦解
《降妖除魔》视频的命名与叙事策略,更体现了解放军在舆论战场的主动作为。视频巧妙融入 “筋斗云”“定身术” 等文化符号,将无人机的侦察监视比作 “天眼凝视”,暗合民间对 “正义必胜” 的集体心理认同。这种兼具技术展示与文化隐喻的传播方式,既向国际社会宣示中国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也对岛内民众传递 “分裂行径必被粉碎” 的明确信号。
从军事战略层面看,无人机的 “非杀伤性威慑” 具有独特优势:相较于战机巡航或舰艇抵近,无人机侦察既能实现 “零伤亡” 的情报获取,又能通过公开画面形成持续的心理施压。正如台媒无奈承认的 “解放军无人机已将台岛变成‘透明岛屿’”,这种技术代差带来的无力感,正逐步瓦解 “台独” 势力的抵抗信心。而对国际干涉势力而言,清晰的侦察画面与演习中展现的联合打击能力,更是一种 “勿谓言之不预” 的战略警示。
四、常态化演训背后的统一意志:从 “区域拒止” 到 “全域慑控”
此次行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解放军对台军事斗争准备常态化的缩影。近年来,随着 BZK-005、无侦 - 8 等先进无人机的列装,解放军已构建起 “空 - 天 - 海” 一体化侦察体系,实现对台岛周边海空域的 24 小时无缝监控。“海峡雷霆 - 2025A” 演习中,无人机与远箱火、导弹部队的协同作战,标志着解放军正从 “单一平台威慑” 转向 “体系化封控作战”,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快速实现 “目标锁定 - 火力打击 - 效果评估” 的闭环。
正如东部战区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所言,解放军始终保持 “箭在弦上、听令即发” 的战备状态。当无人机镜头掠过台湾岛的每一寸土地,其传递的不仅是军事技术的进步,更是 14 亿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意志。在 “台独” 势力频繁挑衅的当下,这种 “看得见的威慑” 与 “摸得着的能力”,正成为打破台海现状、推动统一进程的关键力量。
从技术突破到战略威慑,从战场侦察到舆论攻心,东部战区的此次行动,既是对 “台独” 势力的精准警告,也是对国家统一必然实现的庄严宣示。当无人机的 “天眼” 持续凝视台岛,任何分裂图谋都将在这道 “科技铸就的目光” 中无所遁形 —— 历史终将证明,祖国统一的进程不可阻挡,任何逆潮流而动的 “妖魔鬼怪”,都必将被扫入历史的尘埃。
-
2025-04-02第一届中国AOPA国际智能超轻型飞行器创新发展论坛将于4月26日在东莞举办
-
2025-04-03浙产照明无人机点亮缅甸震区夜空 30 米高空铸就 “空中灯塔” 助力夜间救援
-
2025-04-06杭州积安科技突破无人机安全瓶颈 新型防护桨叶开启低空经济新范式
-
2025-03-21甘肃送变电工程创新 "自动平衡激光清障仪" 破解电力巡检世界级难题
-
2025-03-21武汉马拉松赛事期间实施全空域管制 打造 "零干扰" 安全环境
-
2025-03-27广东电网发布无人机巡检图像强化专利 破解复杂环境下电力设施智能运维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