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丰泽科技斩获无人机螺旋桨快拆专利 开启行业效率革命新篇章
- 山西煤田地质物探测绘院斩获无人机倾斜摄影专利 开启矿山测绘智能化新征程
- 成都创新桥梁检测模式: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作战,效率提升超 50%
- 民用无人机企业服务能力等级资质证哪家好?如何选择?
联系人: 杨女士
手机: I86-2967-566I
电话: I86-2967-566I
邮箱: xingjizhiyi@admin.com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丰镐东路33号陕西航空工业管理局院内办公楼4层
松江发布临时禁飞通告 为佘山半程马拉松筑牢 “空中安全网”
为保障 2025 佘山半程马拉松赛事安全有序进行,上海市松江区赛事组委会联合公安机关、无线电管理部门于 3 月 31 日发布通告,宣布在比赛期间对特定区域实施临时空中管制,全面禁止无人机、风筝等 “低慢小” 航空器飞行,违规者将面临法律查处。
一、赛事保障升级 划定核心区域临时禁飞
根据通告,2025 年 4 月 13 日 0 时至 13 时,松江区将在赛事主会场、起终点及赛道沿线设立临时禁飞区,具体涵盖:欢乐谷(景观大道)沿线、沈砖公路(人民北路 - 辰塔路)沿线、外青松公路(沈砖公路 - 林荫新路)沿线、林荫新路(外青松公路 - 沈砖公路)沿线、月湖雕塑公园、佘天昆公路(外青松公路 - 辰塔路)沿线、广富林路(辰塔路 - 龙源路)及辰塔路(广富林路 - 佘天昆公路)等区域。上述范围内,除经赛事组委会书面批准的特殊飞行任务外,严禁任何 “低慢小” 航空器起降或飞行,包括无人机、轻型飞机、滑翔伞、热气球、风筝等可能影响赛事安全的低空悬浮物。
二、多部门联动 织密空中监管网络
此次禁飞措施是松江区落实 “智慧安保” 的重要环节。赛事期间,组委会将联合公安机关、无线电管理部门开展全天候联合巡查,通过雷达监测、电子围栏技术与地面巡检相结合,实时监控禁飞区空域安全。针对无人机等设备的信号特征,监管部门将启用反制设备进行实时预警,确保突发情况快速响应。
“‘低慢小’航空器具有低空飞行、速度慢、雷达难捕捉等特点,若在赛事期间未经许可进入核心区域,可能对选手安全、赛事转播及空中救援造成干扰。” 松江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违反通告的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严肃查处,情节严重者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公众协同配合 共筑赛事安全防线
作为沪上知名的 “生态马拉松”,佘山半程马拉松赛道串联欢乐谷、月湖雕塑公园、广富林文化遗址等标志性景点,每年吸引上万名选手参与。2025 年赛事将于 4 月 13 日 7:30 在欢乐谷鸣枪起跑,途经沈砖公路、外青松公路等交通要道,届时将有大量市民聚集观赛。
通告特别提醒,广大市民及飞行爱好者需提前规划飞行活动,主动避让禁飞时段与区域。确有特殊飞行需求的单位或个人,须在 4 月 12 日前向赛事组委会提交书面申请,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此外,赛事当天同步实施的道路交通管制措施(如沈砖公路、广富林路等路段临时限行),请公众通过官方渠道提前了解出行安排。
四、科技赋能安保 构建低空安全治理新范式
此次禁飞通告的发布,是松江区探索 “大型赛事低空安全管理” 的实践延伸。近年来,随着无人机等低空设备的普及,城市大型活动的空域管控面临新挑战。松江区通过 “事前公告 + 实时监测 + 联动处置” 的闭环管理模式,不仅为马拉松赛事保驾护航,更积累了复杂场景下低空安全治理的经验,为后续同类活动提供示范样本。
目前,赛事报名已进入尾声,超万名选手即将踏上这条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的赛道。随着禁飞措施的落地,松江区正以 “地上严管、空中严控” 的立体化安保体系,确保赛事安全无虞,为跑者打造 “安全、畅跑、乐享” 的赛事环境。
温馨提示
禁飞时段:2025 年 4 月 13 日 0:00-13:00
咨询渠道:赛事官网(www.sheshan-marathon.com)或松江区体育局热线
法律后果:违规飞行将面临最高 10 万元罚款,情节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此次临时禁飞措施的实施,既是对赛事安全的必要保障,也是公众依法用飞、共同维护公共安全的生动实践。松江区呼吁社会各界积极配合,共同守护这场 “速度与激情” 的体育盛宴。
-
2025-03-05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关于无人机飞行安全的最新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
2025-03-24无人机巡航织密 "天网" 连州镇启动春季禁种铲毒攻坚行动
-
2025-04-09安全护航低空经济 千行百业协同发展 | 第三届CATA航空大会期待您的到来!
-
2025-04-08武汉星旗科技突破巡检无人机云台控制技术 双摄像头协同算法提升复杂场景巡检效率
-
2025-03-31华盛顿里根机场再发惊险一幕:达美客机与美军 T-38 教练机 800 英尺高度险相撞
-
2025-03-22斗山创新氢燃料电池技术突破 工业无人机续航革命再添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