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I86-2967-566I

全国互联 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

专业负责高效,让资料递交等繁琐流程变得 SO EASY!

行业新闻

低空经济驶入发展快车道:基建投资破千亿 30 省份擘画万亿新蓝海

作者:星际之翼点击:8 发布时间:2025-03-20

2025 年新春伊始,中国低空经济迎来历史性突破:全国 30 个省份将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北京、深圳等地率先启动 5G-A 基站与智能起降点建设,预计全年基建投资超千亿元。这场由政策驱动、技术赋能的产业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城市生活图景。


政策护航:从国家战略到地方实践

低空经济的爆发式增长,源于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自 2021 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其纳入国家战略,到 2024 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到 2025 年多地密集部署,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中央空管委、发改委等部门相继出台适航认证、空域管理等配套措施,地方政府则通过立法保障与财政支持加速产业落地。例如,深圳 2024 年实施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专项法规,明确将低空基础设施纳入城市规划;北京提出打造 “低空技术创新先导区”,计划三年内新建或改造 2 万个 5G-A 基站。


政策协同效应显著:全国已建成 5G 基站超 425 万个,330 余个城市启动 5G-A 网络部署,形成 “空天地一体化” 通信体系。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2023 年低空经济规模突破 5000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达 1.5 万亿元,2035 年有望突破 3.5 万亿元。


基建先行:深圳北京引领 “新基建竞赛”

作为低空经济的核心底座,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各地竞争焦点。深圳提出 “2026 年建成 1200 个低空起降点” 的目标,涵盖载人飞行、物流配送、城市治理等四大领域。目前,深圳已建成 249 个起降点,南山区实现社区配送全覆盖,宝安区开通 132 条无人机航线。同时,深圳加速部署 “低空大脑” SILAS 系统,接入城市 CIM 数据平台,实现飞行活动的动态监管与智能调度。


北京则聚焦 5G-A 网络升级,计划三年投资超 200 亿元,新建或改造 2 万个基站,实现六环内及郊区 5G-A 网络全覆盖。这种万兆速率、毫秒级时延的通信网络,将为 eVTOL、物流无人机等应用提供确定性连接保障。两地的实践,为全国低空基建树立了 “深圳速度” 与 “北京精度” 的双标杆。


技术赋能:AI+5G-A 重构产业生态

低空经济的规模化发展,依赖技术创新的突破。在深圳,大疆 SkyHarvest 无人机实现光伏无限续航,日均 12 小时执行生态监测;亿航智能的 eVTOL “盛世龙” 完成跨海试飞,验证城际通勤可行性。北京的中关村企业则在适航认证、飞控算法等领域取得突破,如峰飞航空的吨级 eVTOL 获民航型号合格证,为物流革命奠定基础。


技术融合催生新业态:5G-A 通感一体技术使无人机具备环境感知能力,北斗高精度定位实现厘米级导航,AI 算法优化飞行路径与应急响应。在合肥、杭州等试点城市,低空物流网络已实现药品、生鲜的 “30 分钟达”,医疗急救响应时间缩短 40%。


未来图景:万亿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尽管前景广阔,低空经济仍面临多重挑战。空域资源紧张、安全标准缺失、运营成本高企等问题亟待解决。全国政协委员吴仁彪建议,需防范地方盲目投资,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楼向平代表则呼吁构建 “四张网”(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推动跨部门协同。


然而,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正加速破局。2025 年,广东、江苏等地计划培育千亿级低空产业集群,新疆、云南探索农业植保与文旅融合。随着适航认证体系完善、起降点密度提升,“空中的士”“无人机外卖” 有望成为城市标配。正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专家所言:“低空经济不仅是交通革命,更是一场生活方式的变革。”


当 5G-A 基站在城市天际线悄然布阵,当智能起降点如繁星点缀楼宇间,中国正以基建为翼,飞向低空经济新时代。这场始于政策蓝图的产业变革,终将在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的共振中,书写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相关标签:
推荐新闻
推荐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I86-2967-566I

上班时间

周一~周五:9:00~18:00

公司电话

I86-2967-566I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