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I86-2967-566I

全国互联 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

专业负责高效,让资料递交等繁琐流程变得 SO EASY!

行业新闻

海南华铁跨界布局无人机:传统租赁巨头的低空经济突围

作者:星际之翼点击:13 发布时间:2025-05-09

2025 年 5 月 8 日,海南华铁(603300)正式新增 “无人机” 概念,标志着这家传统设备租赁龙头企业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战略布局进入实质性阶段。公司载重无人机业务已完成 50KG、100KG 级产品研发并实现小批量投产,其 100KG 级机型更在新昌电网建设中成功落地应用,开启了无人机在基建领域的规模化商用先河。


一、技术突破:从研发到落地的全链条布局

海南华铁的无人机技术突破呈现出显著的 “场景化适配” 特征。其自主研发的 100KG 级载重无人机采用模块化设计,最大航程达 80 公里,续航时间 3 小时,可在海拔 2000 米以下复杂地形实现精准吊运。该机型配备双 GPS + 北斗三模导航系统,抗电磁干扰能力较传统设备提升 40%,在新昌电网项目中成功完成钢筋、水泥等物资的高空运输任务,单次运输效率较人工搬运提升 3 倍。

标准化吊运服务能力的搭建是另一大亮点。公司通过 “硬件 + 数据” 双轮驱动,构建覆盖设备调度、飞行监控、安全预警的全流程管理平台。在全国 370 个网点部署的测试数据显示,无人机设备可用率达 92%,服务响应时间压缩至 15 分钟以内。这种 “设备即服务” 的模式,将传统租赁业务的运营经验与低空经济的技术特性深度融合,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二、应用落地:新昌电网项目的示范价值

新昌电网项目是海南华铁无人机业务的首个商业化场景。在天姥山景区榔树湾的 10 千伏铁塔建设中,6 架 100KG 级无人机组成的 “空中驼队”,每 15 分钟即可完成一吨建材的运输,较传统骡马运输效率提升 5 倍,运输成本降低 60%。这种 “无人机 + 基建” 的组合,有效解决了山区物资运输的 “最后一公里” 难题,为全国 31% 的山地配电线路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项目背后折射出海南华铁的资源整合能力。通过与国网绍兴供电公司的合作,公司不仅获得稳定的订单来源(单项目合同金额超 2000 万元),更借助电网系统的行业影响力,快速切入能源、交通等垂直领域。截至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已在浙江、四川等地承接 5 个类似项目,预计全年无人机业务收入占比将突破 5%。


三、战略转型:从设备租赁到低空生态构建

此次无人机业务的突破,是海南华铁 “传统业务守正 + 新兴业务出奇” 战略的集中体现。作为全球第四大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商,公司正通过 “设备租赁 + 无人机 + 算力” 的三维布局,重构业务生态:

渠道复用:依托全国 370 个线下网点和 21 万客户资源,无人机业务可快速触达基建、农业、应急等场景,实现 “设备租赁 + 无人机服务” 的交叉销售。

技术协同:与浙江威航合作开发的 200KG 级无人机已进入测试阶段,未来将与现有设备形成 “50-200KG” 载重矩阵,覆盖从轻型物资到小型机械的全品类运输需求。

政策借力:借助海南自贸港低空经济示范区政策红利,公司正申请跨境物流航线资质,计划将无人机服务拓展至东南亚市场。


四、市场前景:千亿赛道的先发优势

无人机物流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为海南华铁提供了广阔空间。据亿欧智库预测,2029 年中国商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 3000 亿元,其中物流领域年增速达 32%,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赛道。海南华铁的竞争优势体现在:

成本控制:通过轻资产运营模式,无人机单公里运输成本降至 1.2 元,较传统陆运低 40%。

场景卡位:在基建、农业、应急等领域形成差异化布局,避免与顺丰、京东等巨头在城市末端配送市场直接竞争。

政策支持:作为海南省属国企,公司在空域审批、航线规划等方面具备天然优势,2025 年已获批 3 条省级低空物流试点航线。


2025 年对海南华铁而言是无人机业务的 “突破之年”。随着新昌电网项目的成功示范和低空经济政策的持续加码,公司计划年内将无人机保有量提升至 500 架,覆盖全国 20 个省份的基建项目。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与海南省算力科技合作的 “低空智脑” 项目,将无人机数据与算力资源深度融合,有望在智慧城市、应急救援等领域开辟新的增长极。

这场从地面到空中的战略跃迁,不仅是海南华铁的二次创业,更是传统基建企业拥抱科技变革的缩影。当无人机群掠过天姥山的云海,它所承载的不仅是钢筋水泥,更是一个行业对未来的想象与期待。

相关标签:
推荐新闻
推荐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I86-2967-566I

上班时间

周一~周五:9:00~18:00

公司电话

I86-2967-566I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