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I86-2967-566I

全国互联 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

专业负责高效,让资料递交等繁琐流程变得 SO EASY!

行业知识

无人机喷洒农药施工全流程解析与安全操作指南

作者:星际之翼点击:10 发布时间:2025-03-20

一、无人机喷洒农药的核心应用场景

无人机农药喷洒凭借高效、精准、低成本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1、大田作物管理

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

除草剂、叶面肥精准喷施

2、经济作物保护

果树(柑橘、苹果)病虫害防控

茶园、烟草等特种作物药肥管理

3、应急防控作业

蝗灾、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

灾后消毒与疫情防控


二、标准化施工流程详解

1. 施工前准备

环境与作物评估

气象条件:风速<5m/s,湿度 60%-80%,避开正午高温(防止药害)

作物状态:掌握作物生长期(如拔节期、抽穗期),确定最佳施药时间

障碍物排查:清除田间电线、竹竿等突出物


设备调试与农药配置

无人机:检查电池续航(建议 3 组备用电池)、喷头流量(误差≤5%)、压力稳定性

农药适配:根据防治对象选择药剂类型(如悬浮剂、乳油),按比例稀释并添加助剂(如展着剂)

防漂移测试:在非作业区试喷,验证雾滴粒径(150-300μm)与沉降效果


航线规划与参数设置

使用农田测绘软件生成数字地图,标注田块边界、障碍物位置

设定飞行高度(2-3 米)、速度(5-8m/s)、重叠率(30%-50%)

针对密植作物(如水稻)启用仿地飞行模式(地形跟随精度≤0.3m)


2. 飞行作业阶段

预喷洒测试

空载飞行检查 GPS 信号、避障系统响应

加载 10% 药液进行试喷,校准流量与喷雾幅宽


分区域精准作业

采用 “Z” 字形或螺旋式航线覆盖目标区域

针对病虫害高发区(如田埂边),手动补喷增强剂量


实时监控与动态调整

搭载多光谱相机监测作物冠层反射率,动态调整喷量(变量施药误差≤±10%)

通过 5G 图传实现地面站与无人机协同控制


3. 施工后处理

质量验收

使用农药残留速测仪检测叶片附着量(达标率≥95%)

检查作业覆盖率(漏喷率≤2%)与均匀性(CV 值≤20%)


设备维护与废液处理

立即清洗药箱与管路,防止药剂结晶堵塞

收集清洗废液,委托有资质的危废处理机构处置


三、关键注意事项与风险防控

1. 安全操作规范

人员资质:驾驶员需持有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农业植保专项)及农药安全使用证书

地面辅助人员需穿戴防护服、口罩,避免直接接触农药


空域与飞行安全

提前向当地农业部门报备作业计划,避开居民密集区与水源保护区

飞行高度≤15 米,夜间作业需开启警示灯(参照《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


应急预案

配备应急切断装置,可在失控时自动返航或迫降

设置安全警戒区,半径≥无人机最大飞行高度


2. 设备安全要求

无人机选型标准

载重能力:需≥农药喷洒系统总重量的 1.5 倍(如极飞 V50 药箱容量 50L)

抗风等级:≥6 级(参照《植保无人飞机抗风能力测试方法》)


喷洒系统设计

采用压力式喷头防滴漏技术,停机时自动关闭阀门

药箱配备液位传感器与防溢装置


3. 环境保护要求

农药选择:优先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与低毒化学药剂(如吡虫啉)

严格遵守《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8321)


防漂移措施

加装导流罩减少药液横向漂移

大风天气(风速>5m/s)禁止作业


4. 数据合规管理

作业数据记录

存储飞行轨迹、喷药量、农药类型等数据≥2 年

向农户提供电子作业报告(含用药清单、作业面积)


隐私保护

农田测绘数据仅限内部使用,不得泄露地理信息


四、行业前沿技术趋势

AI 协同作业系统

多机编队喷洒,通过群体智能算法优化路径

地面站 AI 自动识别病虫害类型并推荐药剂


环保技术革新

静电喷雾技术:提高药液附着率至 80% 以上

无人机搭载天敌昆虫释放装置,实现生物防治


政策支持方向

智能农机补贴:2025 年目标补贴覆盖 80% 的植保无人机用户

数字农田平台:接入无人机作业数据,实现病虫害联防联控


结语

无人机喷洒农药是技术密集型农业服务,企业需构建 “人 - 机 - 药 - 环” 四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建议定期参与农业农村部组织的技术培训(如全国植保无人机技能大赛),持续优化施药参数,在确保安全合规的前提下提升作业效率。如需获取最新农药登记信息或补贴名录,可登录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

相关标签:
推荐新闻
推荐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I86-2967-566I

上班时间

周一~周五:9:00~18:00

公司电话

I86-2967-566I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