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I86-2967-566I

全国互联 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

专业负责高效,让资料递交等繁琐流程变得 SO EASY!

行业知识

如何办理无人机运营合格证——开放类、特定类、审定类的区别

作者:星际之翼点击:8 发布时间:2025-03-17

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领域,依据风险程度不同,划分为开放类、特定类和审定类,这三类有着显著区别。

一、运行风险与适用场景

开放类运行风险最低,主要指民用微型、轻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在距地面真高 120m 以下适飞空域内视距内运行,且与有人驾驶航空器运行相互隔离。比如日常用于低空航拍记录活动的小型无人机,飞手在公园等开阔场地,在可视范围内操控,高度不超 120 米,基本不会对其他航空器构成干扰,这类情况就属于开放类运行场景 。其适用场景多为个人兴趣爱好、小规模农业植保监测等对空域占用和飞行安全影响较小的活动。

特定类飞行风险大于开放类,但未达运输航空器运行规则风险水平,通常在民航空管管制范围外(个别情况除外),与有人驾驶通用航空器分享空域。以一些开展电力巡检、安防监控等业务的无人机为例,它们飞行区域可能相对复杂,虽不在民航管制核心区,但可能会与低空作业的有人直升机等通用航空器处于同一空域。这类无人机运行时需更严谨规划与管控,以避免潜在碰撞风险,适用于工业级中低风险作业场景,如部分物流配送无人机在特定区域的试点运行。

审定类飞行风险高,一般在民航空管管制范围内,与有人驾驶运输航空器融合运行,和传统运输航空风险水平相同。例如执行高风险货运任务的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其飞行路线可能与民航客机航线有交叉,需严格遵循与运输航空类似的运行标准与空中交通管制指令,以保障民航运输整体安全,多应用于对安全性、时效性要求极高的特殊物流运输、应急救援物资投送等场景 。


二、法规要求与审批流程

法规对开放类要求相对宽松,操控者一般无需取得操控员执照,但要熟练掌握机型操作方法,了解风险警示信息与管理制度。在飞行前,只需进行实名登记,部分地区可能需简单报备飞行计划,无需复杂审批流程。例如在城市非禁飞区,个人操作 7 千克以下轻型无人机进行低空摄影,按要求实名注册后,在可视范围内飞行,飞行高度合规,通常不需要提前向相关部门详细申请。

特定类法规要求更为严格,企业或运营者需证明技术实力、安全管理体系完备。通常要向民航部门提交详细风险评估报告,说明运行方案、设备可靠性、人员资质等内容。审批流程包含材料审核、现场核查等环节,以评估其是否具备安全运行能力,获批后才能开展业务。如某企业计划用特定类无人机开展跨区域电力巡检,需提前数月准备申报材料,接受民航部门严格审查,确保符合安全标准与运行规范 。

审定类法规遵循运输航空相关严格标准,申请运营合格证时,要提交全面的手册,涵盖运行规则、维护程序、应急处置等内容。同时,需提供详细的设备采购合同、人员劳动合同等文件,证明具备持续安全运营能力。审批过程极为严格,由专业审查团队进行多轮审核与验证,只有通过后才能获得资质,且日常运行受持续监管。像从事高风险货运的无人机企业,从筹备到取得资质,可能需数年时间,并在运营中定期接受严格审计 。


三、技术与设备标准

开放类无人机技术与设备标准相对基础,要求具备基本定位、飞行稳定功能。一般配备简单的卫星定位模块,确保飞行位置可追踪;飞行控制系统能维持无人机在视距内稳定飞行,如常见的四旋翼航拍无人机,价格亲民,技术配置满足日常简单飞行需求即可。

特定类无人机需更先进技术保障安全,如可靠的数据链路,保证与地面站实时稳定通信,传输飞行状态、图像数据等信息;具备精准的避障系统,能在复杂空域自动规避障碍物。在设备性能上,对续航、载重有更高要求,以满足较长时间、较大范围作业需求。例如执行安防监控任务的特定类无人机,配备高清摄像头与长续航电池,可在复杂地形环境下长时间稳定飞行,实时回传清晰监控画面 。

审定类无人机技术与设备标准近乎严苛,需达到运输航空器同等可靠性与安全性。设备具备多重冗余系统,如多套导航、通信、动力系统,一套出现故障,其他系统能无缝切换,保障飞行安全。采用高精度导航设备,确保飞行轨迹精准无误;配备先进防撞系统,能与空管系统协同,提前感知并避开其他航空器。像用于应急救援物资运输的审定类无人机,在恶劣天气、复杂空域环境下,依靠顶尖技术设备,稳定高效完成运输任务 。

相关标签:
推荐新闻
推荐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I86-2967-566I

上班时间

周一~周五:9:00~18:00

公司电话

I86-2967-566I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