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I86-2967-566I

全国互联 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

专业负责高效,让资料递交等繁琐流程变得 SO EASY!

行业知识

买一台农业植保无人机多久能回本二:真实案例回本全剖析

作者:星际之翼点击:7 发布时间:2025-03-12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购买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回本时间,我们深入调研了全国各地的实际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地区、不同运营模式和不同规模的农业生产主体,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全面且有价值的参考。


(一)案例一:河南规模种植户的回本之路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拥有众多大规模的种植户。其中,位于驻马店的种植大户李大哥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李大哥承包了 3000 亩土地,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在 2022 年,他花费 15 万元购买了一台大疆 T60 植保无人机,同时还配备了 3 组电池、充电器以及相关的农药喷洒配件,额外投入了 3 万元。


在作业面积和频率方面,李大哥的土地每年小麦和玉米各需进行 2 次农药喷洒作业,总计作业面积为 12000 亩次(3000 亩 ×2 季 ×2 次)。此外,他还利用闲暇时间为周边农户提供植保服务,每年承接约 3000 亩次的业务。因此,每年总的作业面积达到了 15000 亩次。


当地的植保服务收费标准为每亩 15 元 。这样算下来,李大哥每年的植保服务收入为 22.5 万元(15000 亩 ×15 元 / 亩)。在成本方面,除了前期的设备购置费用 18 万元,每年的运营成本包括电池损耗、维修保养、人工(李大哥自己操作,人工成本忽略不计)、运输等,大约为 3 万元。


那么,李大哥每年的净利润为 19.5 万元(22.5 万元 - 3 万元)。通过计算可知,他购买植保无人机的回本时间约为 18÷19.5≈0.92 年,也就是不到 1 年的时间就能回本。回本之后,每年的净利润都将是实实在在的收益,随着无人机使用年限的增加,收益还会更加可观。


(二)案例二:山东飞手创业记

在山东潍坊,有一位年轻的小伙小张,他看到了植保无人机市场的潜力,毅然决定投身其中,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小张花费 8 万元购买了一台极飞 P100 植保无人机,并组建了一个 3 人的飞防团队。为了提升团队的专业技能,他还投入了 1 万元用于飞手培训。


创业初期,业务拓展并不顺利,第一年他们只接到了 5000 亩的作业订单。当地的收费标准为每亩 12 元,所以第一年的收入为 6 万元(5000 亩 ×12 元 / 亩)。而第一年的运营成本,包括设备损耗、电池更换、飞手薪酬、运输等,高达 5 万元。这使得第一年他们仅盈利 1 万元。


然而,小张并没有气馁,他不断优化服务质量,积极拓展业务渠道。到了第二年,他们的业务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作业面积达到了 15000 亩,收入增长到 18 万元(15000 亩 ×12 元 / 亩)。随着团队经验的积累和设备的磨合,运营成本虽然有所增加,但控制在了 7 万元。第二年的净利润达到了 11 万元。


综合前两年的情况,小张购买植保无人机及相关投入共计 9 万元,前两年的总盈利为 12 万元(1 万元 + 11 万元),在第二年就实现了回本并略有盈利。从第三年开始,随着业务的稳定和口碑的传播,他的飞防团队每年都能保持 20000 亩左右的作业量,年收入达到 24 万元,扣除每年 8 万元左右的运营成本,每年的净利润在 16 万元左右,实现了创业的成功和财富的积累。


(三)案例三:四川合作社的运营成果

四川广汉市的一家植保专业合作社,成立于 2017 年,位于省级现代粮食产业基地。该合作社以专业化服务为基础、科技技术为支撑、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出智慧飞防标准管理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


合作社先后投入 100 万元,购置了 50 余架植保无人机,同时培训了 46 名职业飞手。他们的服务范围广泛,涵盖了油菜、蔬菜、果树、棉花、牧草等多种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以及小麦、水稻的化学除草防治等。


每年合作社的服务耕地面积可达 36 万余亩。以当地平均每亩收费 10 元计算,每年的收入约为 360 万元。在成本方面,除了前期的设备购置费用,每年的运营成本包括飞手薪酬、设备维修保养、电池损耗、农药采购、运输等,大约为 260 万元。


      经过计算,合作社每年的净利润约为 100 万元,回本时间仅为 1 年。合作社不仅实现了快速回本盈利,还凭借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服务,在当地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不断拓展业务范围,目前已在省内绵阳、成都、遂宁及省外河南、新疆等地开展植保服务,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相关标签:
推荐新闻
推荐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I86-2967-566I

上班时间

周一~周五:9:00~18:00

公司电话

I86-2967-566I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