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I86-2967-566I

全国互联 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

专业负责高效,让资料递交等繁琐流程变得 SO EASY!

行业知识

国内无人机行业有哪些政府机构和行业组织

作者:星际之翼点击:14 发布时间:2025-03-08

中国无人机行业的监管与发展由多部门协同推进,形成 “国家统筹、行业自律、地方落实” 的管理架构。以下为主要政府机构及职能梳理:


一、国家级监管机构:

1、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民用无人机发展战略与法规体系,统筹空域管理、飞行安全及市场准入。主导出台《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考试管理办法》等文件,构建覆盖生产、运营、培训全链条的监管框架。推动北斗导航与 5G 通信技术融合应用,提升无人机远程监控能力。


2、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承担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建立缺陷无人机召回机制。2024 年牵头制定微型、轻型无人机质量标准,累计召回缺陷产品超 2700 台。通过沙盒测试、监督抽查等手段,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促进行业技术升级与产业链质量协同。


3、工业和信息化部

     统筹无人机产业规划,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发布《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鼓励企业拓展农林植保、物流配送等场景,目标 2030 年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协同民航局完善标准体系,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二、行业自律组织

1、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

      协会成立于2004年,是国际AOPA全球67个成员单位之一,总部北京,是经民航局批准成立的 5A 级社会组织,承担行业服务与自律职能。

标准制定:主导 158 项团体标准立项,覆盖无人机操控、锂电池安全等领域,推动技术成果转化。

培训认证:管理全国 800 余家无人机培训机构,2024 年组织执照考试 3500 场次,累计培养持证驾驶员超 22 万人。

政策咨询:为地方政府提供低空经济规划服务,发布产业发展指数,辅助政策制定。

纠纷调解:成立航空业纠纷调解中心,构建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


2、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China Airline Pilots Association,简称ChALPA)

     协会成立于 2008 年,总部设在北京,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监管体系。作为连接政府、企业与飞行员群体的重要桥梁,协会以 “服务行业发展、保障飞行安全、维护职业权益” 为核心使命,业务涵盖政策研究、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及国际交流等多个领域。


3、中国航空运动协会(ASFC)

      协会成立于1964年,是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体育组织,负责统筹管理中国航空体育运动的发展。作为连接航空运动爱好者、行业企业与政府机构的纽带,协会致力于推广航空运动文化、培养专业人才、规范行业标准,推动航空运动与科技、旅游、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4、中国航空运输协会(CATA)

     协会成立于2005年,是经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民政部注册的全国性行业组织,代表中国航空运输企业及相关产业链主体的权益。作为连接政府、企业与市场的桥梁,协会致力于推动航空运输业高质量发展,维护行业公平竞争,提升服务效能,并在国际民航事务中发挥中国声音,是中国民航业政策制定、标准协调与全球化合作的重要平台。


三、地方职能部门

1、省级航空管理机构

      如广东省航空局,负责区域内无人机企业资质审核与飞行计划审批,推动 “无人机快递进村” 等试点项目。浙江、江苏等地则通过财政补贴、产业基金等方式,扶持无人机研发与应用场景落地。


2、城市级协同平台

     深圳、广州等地设立低空经济发展专班,整合公安、气象、交通等部门资源。例如,深圳福田区联合深圳机场集团,引进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低空经济研究院” 等机构,聚焦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链集聚。


四、科研与教育机构

1、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设立低空经济研究院,开展空域管理、适航认证等关键技术研究,推动 5G-A 通感一体网络等创新成果应用。


2、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成立低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构建飞行服务培训体系,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


3、地方校企合作平台

如深圳低空产业公司与 AOPA 共建驾驶员训练机构,覆盖职业教育与青少年科普,强化技术应用与人才储备。


五、跨部门协作机制

     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成立低空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统筹空域改革与产业政策。应急管理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分别在灾害救援、智慧农业领域推动无人机场景创新,形成 “监管 + 应用” 双轮驱动格局。


      当前,我国正通过 “政策法规 - 技术标准 - 人才培养 - 场景创新” 四维体系,加速无人机行业规范化发展,为低空经济万亿级市场奠定制度基础。未来,随着低空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深化,多部门协同将进一步释放产业活力。

相关标签:
推荐新闻
推荐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I86-2967-566I

上班时间

周一~周五:9:00~18:00

公司电话

I86-2967-566I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