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丰泽科技斩获无人机螺旋桨快拆专利 开启行业效率革命新篇章
- 山西煤田地质物探测绘院斩获无人机倾斜摄影专利 开启矿山测绘智能化新征程
- 成都创新桥梁检测模式: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作战,效率提升超 50%
- 民用无人机企业服务能力等级资质证哪家好?如何选择?
联系人: 杨女士
手机: I86-2967-566I
电话: I86-2967-566I
邮箱: xingjizhiyi@admin.com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丰镐东路33号陕西航空工业管理局院内办公楼4层
南京交科智慧突破无人机协同巡检技术 引领基建运维智能化新范式
交科智慧城市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近期申请的 “通过无人机协同巡检道路、桥梁、第三方施工的方法” 专利(公开号 CN 119781524 A),标志着我国基础设施运维领域迎来重大技术突破。该技术通过构建双机协同作业体系,实现了道路桥梁巡检的三维立体覆盖与动态靶向定位,较传统方法在人力成本、巡检效率和检测精度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核心技术路径:
多模态数据采集:系统首先通过搭载激光雷达(LiDAR)与高光谱相机的无人机 A,对目标区域进行宏观扫描,生成厘米级精度的三维点云模型,识别道路裂缝、桥梁结构变形等宏观缺陷。随后,配备红外热成像仪与声学传感器的无人机 B,对异常区域进行精细化检测,捕捉隐蔽性病害(如桥梁内部钢筋锈蚀、道路路基空洞)。
智能协同决策:基于时空同步算法,双机实时共享位置与数据,动态调整巡检路径。例如,当无人机 A 发现桥梁墩柱表面裂缝时,无人机 B 自动切换至近距悬停模式,以 0.1mm 分辨率拍摄裂缝扩展细节,并通过边缘计算模块实时分析裂缝宽度、深度及发展趋势。
全流程数字化闭环:采集的多源数据通过5G 专网实时回传至地面控制中心,结合BIM 模型与历史数据进行融合分析,生成包含 12 类道路病害、8 类桥梁结构损伤的智能巡检报告。系统支持AI 自动派单功能,将问题工单直接推送至养护单位,实现 “巡查 - 发现 - 处置 - 归档” 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二、行业痛点:传统巡检模式的四大桎梏
当前道路桥梁巡检主要依赖人工或单一无人机,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人力成本高企:人工巡检需配备 6-8 人团队,单日巡检里程不足 10 公里,年运维成本超 200 万元。某高速公路项目数据显示,人工巡检漏检率高达 15%,且存在高空作业安全风险。
检测精度不足:传统无人机仅能识别表观病害,对桥梁支座脱空、道路路基沉降等隐蔽问题束手无策。某桥梁检测案例中,人工抽检发现的隐蔽病害数量是无人机单次巡检的 3 倍。
应急响应滞后:第三方施工违规开挖等突发情况,需人工现场核实,平均处置时间超过 4 小时。2024 年某城市道路塌陷事故中,因未能及时发现违规施工,导致交通中断 12 小时。
数据孤岛严重:巡检数据分散存储于各部门,缺乏统一分析平台。某省级交通部门调研显示,仅 30% 的巡检数据得到有效利用,难以支撑科学决策。
三、技术优势:双机协同的五大突破
效率提升 80%:双机协同可在 2 小时内完成 50 公里道路或 10 座桥梁的精细化巡检,效率较人工提升 8 倍,较传统无人机提升 3 倍。在江苏某高速公路试点中,系统日均处理工单量从 80 条增至 640 条。
精度突破亚毫米级:激光雷达与高光谱相机的组合应用,使道路裂缝识别精度达到 0.1mm,桥梁结构变形监测精度达 0.5mm,较传统方法提升一个数量级。某跨江大桥监测项目中,系统成功预警桥墩位移异常,避免了潜在垮塌风险。
成本降低 70%:单套系统年运维成本约 60 万元,较人工巡检节约 140 万元。某地级市道路管养项目采用该技术后,年度养护成本下降 35%,应急处置费用减少 50%。
全场景覆盖:系统支持复杂环境适应性,在暴雨、雾霾等恶劣天气下,仍可通过红外热成像与声学传感器完成巡检。在浙江某山区公路试点中,系统成功识别因山体滑坡导致的路基塌陷隐患。
智能决策支持: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系统可模拟道路桥梁在不同荷载、气候条件下的性能演变,为养护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某省级交通部门应用后,养护计划准确率从 65% 提升至 92%。
四、应用场景:从日常巡检到应急处置的全域覆盖
该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
道路全寿命周期管理:在南京江北新区,系统通过持续监测道路沉降数据,提前 3 个月预警路面塌陷风险,避免了 2000 万元的经济损失。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在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系统实时追踪钢箱梁焊缝开裂情况,为预防性养护提供数据支撑,桥梁维护周期从 2 年延长至 5 年。
第三方施工监管:在深圳前海自贸区,系统通过 AI 识别违规开挖行为,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 15 分钟,施工违规率下降 70%。
应急抢险救灾:在甘肃积石山地震救援中,系统 2 小时内完成灾区 50 平方公里道路桥梁的损伤评估,为救援路线规划提供关键依据。
五、行业影响:推动基建运维智能化升级
该技术的突破对交通行业和智慧城市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重构行业标准:交科智慧主导制定的《无人机协同巡检道路桥梁技术规范》已纳入交通运输部 2025 年行业标准计划,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无人机巡检技术体系。
加速产业转型:据赛迪顾问预测,2025 年全球基础设施巡检市场规模将突破 2000 亿美元,无人机协同技术的应用将使行业效率提升 40% 以上。
结语:交科智慧城市科技的无人机协同巡检技术,不仅是基建运维的一次技术革命,更是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随着该技术的产业化推广,我国道路桥梁安全水平将迈入全球领先行列,为智慧城市和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
2025-04-02汉台举办“点亮汉江”无人机表演
-
2025-03-142025年陕西省农用无人机补贴怎么领?
-
2025-03-10EDRR 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即将启幕:科技赋能安全,共筑生命防线
-
2025-04-01低空装备产业标准化需求调研会在西安举行
-
2025-04-10中国商务部对美12家无人机企业实施出口管制:科技博弈升级与全球供应链重构
-
2025-03-19美军加速中东无人机部署与反制体系升级:应对不对称威胁的战略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