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德仁院士提出空天地海时空智能新范式:开启测绘遥感智能化新纪元
- 顺达安科技突破无人机巡检技术瓶颈 红外夜视功能助力大型钢结构智能化检测
- 国产“九天”察打一体无人机:开启空中蜂群新纪元
- 2025“飞向北京・飞向太空” 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河北选拔赛在唐山盛大开幕
联系人: 杨女士
手机: I86-2967-566I
电话: I86-2967-566I
邮箱: xingjizhiyi@admin.com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丰镐东路33号陕西航空工业管理局院内办公楼4层
北京八达岭林场开启造林革命:无人机群构筑空中生态走廊
5月12日,在燕山北麓海拔 800 米的陡坡地带,北京八达岭林场正上演一场 "空中植树" 的科技奇观。由八达岭低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载重无人机群,搭载着侧柏、油松等乡土树种,以 ±0.5 米的精准度完成树苗投放。这些无人机采用四旋翼设计,单次运苗量达 10-15 株,最大载重 40 公斤,续航时间超 45 分钟,可在 6 级风场中稳定飞行。其核心技术包括:
三维地理建模:基于大疆 Matrice 3D 无人机获取的高精度地形数据,构建 1:1000 数字孪生模型,规划最优飞行路径和投放点位
智能避障系统:融合激光雷达与视觉识别技术,可提前 50 米感知障碍物,自动调整飞行高度和角度
动态投放装置:采用弹簧弹射与电磁锁双重控制,实现 0.2 秒内精准释放树苗,避免传统空投的漂移问题
效率跃升:重新定义造林作业范式
相比传统人工造林,无人机造林展现出颠覆性优势:
效率提升:单架无人机日均作业面积达 15 亩,相当于 30 名林业工人的工作量,且不受地形限制
成本降低:综合成本较传统方式下降 40%,尤其在运输环节,山地人工搬运成本从 800 元 / 吨降至 200 元 / 吨
生态保护:避免人工踩踏造成的地表植被破坏,土壤扰动率从 65% 降至 12%,最大限度保留原生生态系统
八达岭林场的无人机造林工程,不仅是林业技术的革新,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范式革命。通过科技赋能,曾经的 "造林禁区" 正变为 "生态绿洲"。
-
2025-03-25"维里" 出鞘:乌克兰无人机自主化的里程碑突破
-
2025-05-09印度对巴基斯坦发动无人机突袭
-
2025-03-25Aerialoop:英国低空革命的智能建筑师
-
2025-05-06无人机吊运塔材 安全高效又生态
-
2025-04-12南京市级低空飞行服务平台亮相 6G大会 5万架次 / 日保障能力开启智慧城市新图景
-
2025-04-21河南新野无人机织就 "科技种田" 新图景 20万亩麦田享免费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