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I86-2967-566I

全国互联 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

专业负责高效,让资料递交等繁琐流程变得 SO EASY!

行业知识

2024年中国无人机测绘行业重大事件与趋势研判

作者:星际之翼点击:6 发布时间:2025-03-27

一、政策迭代:从“数据开放”到“安全可控”的双向突破

1. 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全面提速

2024年3月,自然资源部发布《实景三维中国建设2024-2026年行动计划》,明确要求:

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完成5厘米精度实景三维建模,农村地区实现1:2000地形图全覆盖;

无人机测绘占比从2023年的65%提升至85%,倾斜摄影、激光雷达(LiDAR)成为强制技术标准;

财政投入加码:中央财政专项拨款120亿元,地方政府配套比例不低于1:1。

行业影响:政策推动下,2024年上半年三维建模项目招标量同比增长200%,大疆、飞马机器人等企业订单排期至2025年。


2. 地理信息安全红线收紧

国家安全委员会联合网信办出台《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划定三大禁区:

核心敏感区域(军事基地、边境线等)禁止民用无人机测绘,违者最高罚款500万元;

数据出境限制:1:500及以上精度数据需通过国家安全审查,华为云、阿里云被要求建立独立境内存储节点;

外资准入壁垒:外资参股超10%的企业不得参与省级基础测绘项目,Trimble、Leica等外企在华业务收缩30%。


3. 空域管理分级化改革

民航局试点“测绘无人机专属空域”,赋予三项特权:

夜间作业许可:配备红外避障设备的机型可在20:00-24:00飞行;

超视距飞行突破:经审批后作业半径扩展至50公里(原限15公里),覆盖98%县域测绘需求;

应急通道机制:地质灾害监测无人机可临时突破禁飞区,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


二、技术革命:从“工具替代”到“智能重塑”

1. AI自动化处理颠覆作业流程

2024年5月,大疆发布**“智图2.0”系统**,实现三大突破:

全自动空三解算:1000张影像处理时间从8小时压缩至30分钟;

智能地物提取:建筑物轮廓识别准确率99.2%,道路矢量化误差≤0.1米;

实时质检纠偏:飞行中自动识别影像模糊、重叠不足等问题并重飞补拍。

应用案例:在广东农村宅基地确权项目中,该系统使外业人员减少70%,数据处理成本降低45%。


2. 轻量化LiDAR普及风暴

飞马机器人推出D20轻量激光雷达系统(重量1.8kg,成本8万元),推动LiDAR测绘门槛大幅降低:

点云密度提升至300点/㎡,可识别直径5cm的电力线;

集成多光谱相机,同步获取地表覆盖与植被指数;

中标国家电网项目:完成12万公里输电线路巡检,缺陷识别率98.7%。


3. 星地协同开启空天测绘时代

长光卫星联合武汉大学实施**“吉林一号+无人机”空天一体化工程**:

卫星广域普查(分辨率0.5米)与无人机重点详查(分辨率2厘米)数据融合;

在河南洪涝灾害监测中,24小时内完成3万平方公里受灾评估;

该模式被纳入《国家应急测绘体系建设指南》核心技术目录。


三、市场激变:从价格血战到生态竞合

1. 价格战与价值战并存

基础测绘单价腰斩:1:2000地形图从8元/平方公里降至4元,中小企业利润压缩至10%-15%;

高附加值服务崛起:实景三维数据增值服务(如日照分析、洪水模拟)毛利率达60%-70%;

订阅制模式兴起:航天宏图推出“PIE-Engine测绘云”,按数据调用量收费(0.5元/平方公里)。


2. 跨界巨头重塑竞争格局

华为入局:发布“河图测绘引擎”,实现厘米级AR导航与三维建模联动,中标雄安数字孪生城市项目;

宁德时代赋能:研发无人机专用固态电池,续航提升50%,助力科比特航空中标青藏高原测绘项目;

车企跨界:比亚迪联合大疆开发车载无人机测绘系统,实现“边行驶边建模”。


3. 国际市场突破与壁垒

一带一路机遇:中国电建联合飞马机器人中标巴基斯坦中巴经济走廊地形测绘(合同额3.2亿美元);

欧美市场门槛:欧盟实施无人机CE认证新规,要求数据加密符合GDPR标准;

技术冷战加剧:美国商务部将中国激光雷达企业速腾聚创列入实体清单,倒逼国产替代加速。


四、重大事件:危机与重构并存

1. 6·15数据泄露事件

某测绘企业服务器遭黑客攻击,导致2.6万平方公里高精度地形图泄露,暴露三大漏洞:

使用境外开源GIS软件存在后门;

未对涉密数据分级加密;

内部权限管理混乱。

行业整改:自然资源部紧急启动“测绘数据安全百日攻坚”,强制要求:

涉密项目使用国产化软件(如超图、南方数码);

数据存储设备通过国密认证;

设立首席数据安全官(CDSO)。


2. 技术并购潮加速洗牌

大疆收购瞰景科技:斥资5亿元整合Smart3D实景建模技术,补足软件生态短板;

航天宏图并购天仪研究院:打造“卫星+无人机”全域感知能力,估值突破200亿元;

外资撤退:全球测绘巨头Hexagon出售在华子公司,本土企业低价接盘设备与渠道。


3. 青藏高原测绘突破

2024年8月,飞马机器人联合中科院完成全球首次海拔6000米无人机LiDAR测绘:

攻克-30℃低温电池续航、9级强风抗扰等技术难题;

绘制冰川消融三维模型,精度达0.1米;

推动《高原无人机测绘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立项。


五、未来三年趋势研判

1. 技术融合催生新范式

元宇宙测绘:通过无人机扫描生成数字孪生体,支持虚拟空间规划与灾害推演;

量子导航应用:北斗三号搭载量子芯片,实现无GPS环境厘米级定位;

生物仿生无人机:仿昆虫扑翼机型突破峡谷、密林等复杂地形测绘瓶颈。


2. 商业模式深度重构

数据资产证券化:测绘数据可抵押融资,北京试点首单规模5亿元;

共享测绘平台:借鉴滴滴模式,中小企业按需调用头部企业设备与算力;

碳汇交易结合:无人机测绘精准核算林业碳汇,生成可交易碳积分。


3. 地缘博弈与国产替代

关键技术自立:国产激光雷达市占率从30%提升至60%,替代Velodyne、RIEGL;

标准输出:中国主导制定ISO《无人机测绘成果质量评估标准》;

新兴市场争夺:非洲、拉美地形测绘需求爆发,本土企业面临中欧美三方角力。


结语:在变革中锚定未来

2024年的无人机测绘行业,正处于政策红利释放、技术革命迭代与全球化竞争交织的十字路口。从AI自动化处理到星地协同测绘,从数据安全红线到地缘政治博弈,行业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遭遇复杂挑战。企业唯有紧扣**“技术自主化”、“数据资产化”、“生态全球化”**三大战略支点,方能在测绘新基建的浪潮中占据制高点。未来的地图,将由那些既能仰望星空、又能扎根大地的创新者绘制。

相关标签:
推荐新闻
推荐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I86-2967-566I

上班时间

周一~周五:9:00~18:00

公司电话

I86-2967-566I

二维码
线